鲍姓主要出自姒姓,为春秋时夏禹裔孙敬叔之后,以采邑(即封国)名为氏。据《姓苑》记载:“系出姒姓。夏禹后。春秋时杞公子有仕齐者,食采于鲍,因以命氏”。又据《通志氏族略》、《元和姓纂》等所载,春秋时,夏禹裔孙敬叔仕齐,食邑于鲍牙(原为夏朝的诸候国,故城在今天sd省历城东北30里,其子叔牙以邑(国)名为氏,称为鲍姓。由此可知,鲍叔牙是鲍姓姓氏的始祖,但中国人从古至今有喜欢追忆父母的传统,鲍叔牙为了体现对父亲的尊重,把鲍姓之始追封给了父亲敬叔,也就是人们长说的鲍敬叔。
历史上,记载的真实的鲍叔牙是这样的:
鲍叔牙(~公元前644年),颖上(今属ah)人(晋张处度《列子力命》注:“管仲、鲍叔牙并颍上人”)。亦称“鲍叔”、“鲍子”。春秋时齐国大夫,官至宰相,以知人善交著称。
年青时,鲍叔牙在南阳经商,认识了管仲。通过接触了解,他知道管仲虽然家道中落,境遇困顿,但志大才高,不是等闲之辈。他很看重管仲,于是两人就合在一起做起了买卖。管仲每逢赚了钱总想多分一点,鲍叔牙知道后也不以为意。仆人看了就说:“这个管仲真奇怪,本钱拿的比我们主人少,分钱的时候却拿的比我们主人还多!”鲍叔牙却对仆人说:“不可以这么说!管仲家里穷又要奉养母亲,多拿一点没有关系的。”
有一次,管仲和鲍叔牙一起去打仗,每次进攻的时候,管仲都躲在最后面,大家就骂管仲说:“管仲是一个贪生怕死的人!”,鲍叔牙马上替管仲说话:“你们误会管仲了,他不是怕死,他得留着他的命去照顾老母亲呀!”管仲听到之后说:“生我的是父母,了解我的人可是鲍叔牙呀!”。
有人对鲍叔牙说:“你这么做不是吃亏了吗”但鲍叔牙回答说:“管仲并不是贪财之人,只是家中贫穷急需钱财而已,是应该多拿些钱的。”。有时候做生意赔了钱,鲍叔牙不但不抱怨管仲,还安慰管仲说:“这是时机不利的缘故,请不要放在心上。”,管仲听了,十分感动。这就是被后世盛传的“管鲍分金”的故事。
人在朋友贫贱窘困之时,能给予充分的理解和坚定的信任,方为难能可贵。后来,鲍叔牙和管仲都弃商从政,在齐国做了大夫。
当时正是齐僖公在位,齐僖公有三个儿子。长子名诸儿,被立为太子;次子名纠,任命大夫召忽、管仲为其师傅;三子名小白,而命鲍叔牙为其师傅。
管鲍两人都是尽心尽力地各为其主。
齐襄公在位时(公元前697—前686),荒淫无道,随意诛杀,人人自危,为此,公子纠由管仲、召忽二人辅佐逃往鲁国;公子小白则由鲍叔牙辅佐逃往莒国。
公元前686年(齐襄公十二年)大臣连称、管至父,联合公孙无知发动政变,杀死齐襄公。公孙无知被拥立为国君。但第二年,公孙无知在出游雍林时,被雍林的蕖丘大夫杀死,齐国陷入混乱之中。
齐国政变,国内无君。逃往国外的公子纠和小白都率兵回国争位。两方相遇,管仲一箭射中小白身上的铜制衣带钩,小白趁势诈死,骗过了管仲,麻痹了鲁军,兼程直入临淄,赖高傒等重臣的拥戴,得立为国君,是为齐桓公。这时,鲁庄公方率鲁军护送公子纠行至乾时(今lz区西境)地方,齐桓公亲自率军迎战,大败鲁军,并尽夺鲁国汶阳之地。
鲍叔牙深怕鲁国因向齐国谢罪而杀害管仲,便暗地送信给鲁国国君说:“管仲是齐国国君的死仇,齐国国君必要亲手杀死他。”。鲁国只得囚送管仲回齐国,管仲成了阶下囚。
小白做了国君,念念不忘一箭之仇,日夜想杀管仲。鲍叔牙先见桓公贺喜说:“管仲天下奇才,齐国得到他,岂不可贺。”,桓公切齿道:“我恨不得食其肉,寝其皮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