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一天,七叔来送信:十月三日,县里的补习班就开课了。
海宁准备好复习用品后,继续干活去了。可是,最后一天,海宁和组里的一个外姓人在夜战时发生了冲突。
中午上工时,海宁和老弱的表姑父,在场院里摊荞麦。
一下午,两人从没休息过,把摽着跨杠的四大马车荞麦,完全摊开后,又牵着几匹好使的马,把荞麦踩踏了很长时间。
哥哥们收工了,海宁和表姑父也回家了。
吃完晚饭,休息一会儿,大伙一起来到场院起荞麦了。
四大车的荞麦,又经过马的踩踏,自然是很大的面积,同时,踩踏之后,荞麦自然很实了,起荞麦的时候,自然要费很大的力气。
开始干活的时候起,这个外姓人,嘴就没停过,一个劲儿的说“这一下午,两个人就干了这么点活,尽呆着了。”,这人见哥哥们没有搭话,后来居然说:“干了这点儿活,却还要给和大伙儿一样的工分,这不是让别人吃亏吗?”
哥哥们还是没有吱声。
干了大约一个小时,十几号人也没有起完三分之一的荞麦场子,这时,这外姓人又自己说开了:“这么多人,干了这么长时间,才干了这点,这俩人,这一下午,还真没少干。”
海宁听到这话后,起初没有吱声,后来,这人又自言自语了好几遍,海宁的哥哥们也还是没有搭言,默默地干着活。
海宁听到这些话后,开始一改先前忍气吞声的态度,把话接了过来,但,说话的态度,却很让人难以接受,海宁开始骂人了。因这外姓的人觉得是他没理在先,不管海宁怎样的骂,就是一言不发。
人在生气的时候,骂人或者动手打人的话,对方如果不回击,这骂人或打人的人会越骂或者是越打越来气的,就这样,海宁足足骂了一个小时,后来哥哥们见那外姓的人没有还嘴,便说道:“老六子,别骂了,歇会吧!”,但海宁并没有就此停止,直到觉得自己出完这口气后,才停了下来。最后,海宁说道:“说我和大伙儿挣一样的工分,便宜我了,我在家待的好好的,是组里干活的人不够用,上赶子找我来的,干完今晚,老子就不干了,老子不占你的便宜。”,说完,海宁把起场的叉子,重重地摔在地上回家了。
这一个月的农活,给了海宁太多的启示、太多的感慨:干农活,自己连那三个女的都赶不上,并且,这“秋老虎”也太毒了,晒得人火辣辣的,劳动的时间太长了,中间能休息半小时就不错了,晚上还要经常夜战。同样是为了生存生活,可是农民的这种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的生活方式,几千年来,简单枯燥又特别的劳累,海宁真正对“锄午日当午,汗低禾下土,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有了一回零距离的体验:为了生活的更好,在中国,最好还是不要当农民啊!前些年,哥哥们不当农民,是没有办法的事,现在让考学了,一定要通过高考这条路,走出农门,不但要为自己谋得相对安稳之职业,并且,更能光宗耀祖。后来,每当学习松懈的时候,海宁都会想起这一个月干农活的日子,松懈之时,稍试休息后,便又刻苦的坚持下去。并且自己劝慰自己:人必须经历磨难,方能沿着确定的既定目标,坚定不移地走下走,并最终取得完全的胜利。
此番经历,更让他对孟子的“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这句话的有了刻骨铭心的体验。快眼看书小说阅读_www.bookcu.com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