若干天后,学校收到了这名老师的状告信。
这名老师,所以如此,后来,学生们才知道,原来,两人以前曾是某师范学校的同事,文/革时期,两人不和,一直持续到师专共事。
平心而论,这位老师的教学能力与系主任难分伯仲,但为人处事过于机械,两人由于有宿怨,于是,不管在什么场合,也不管主任说的有无道理,只要一些事涉及到他,必然要找各种理由加以反驳,于是,此人便说出了这样的话,做出了这样的事。
起初,系里认为自己处理一下也就完事了,可这人一封信,嘴一歪,就把事情的性质全部颠倒了个,把一般的“学生对老师的不尊重,变成了师生合谋对他的****”了。
此人,可能因为经历了文/革,深受文/革时期“斗争哲学”的影响吧,遇事时觉得自己受了点不应有的委屈,便要和你“斗争到底”,甚至不惜“兵戎相见”。
五月末,实习结束了,毕业分配的方案和名额也出台了。
是年,在历史专业就读的毕业生共10人,县教育局仅接收5人。这其中,一人因父母工作调入省松辽委工作,父母通过关系,在省里要了一个“带帽儿”的名额;还有一人,和外县的学生谈恋爱,最后瓜熟蒂落,该县多接收了一名毕业生;省油田教育处,也要了一个上调名额,这样,就剩下七人竞争回原籍的名额了。
由于那位老师的原故,使海宁在学生中的形象受到莫大的损伤,系里的一些老师,对海宁的表现也有说三道四的,个别老师还在上课的时候,有意的提问他一下。这种情况下,个别想回家的学生,开始到辅导员老师那里去套底。同时,也传出了对海宁的不利的话。
佛争一炷香,人争一口气。
毕业在即,海宁找表姐商量回老家的办法。
海宁把县里要的名额和学生的大致情况详细的向表姐和姐夫进行了介绍。
姐夫听完海宁的介绍后说:“你们学生没经历过什么大事,你的事,根本不算什么大事,只要没有记大过,甚至是开除前留学察看的处分,都不算什么错误,但,你们一些学生就不这么认为了。这里面也不排除,有的学生想回家,与你竞争也没有什么优势,便利用你的这件事做文章,首先把你的精神搞垮,让你没有信心回家,这样他再趁机做回家的工作。你们学生根本不知道这分配里面的奥妙所在,你被学校老师撵出课堂这件事,根本不影响你的分配去向,尤其是因为你的事,系主任被那个老师告到学校去了,虽然说主任没有什么错误,但毕竟是在学校那里给他带来了不太好的影响,这样的话,主任为了挽回对自己不利影响,一定要极力把你分配回原籍的。但是,为了稳妥起见,我们自己一定要主动,回学校后,有机会,自己主动去找一下系主任、书记和辅导员,无论是他们主动问你的毕业去向,还是你主动的问他们,你都要流露出自己想回土岭的意思,先给他们一个最基本的印象:自己想毕业后回原籍。学生对你毕业去向不可能不打听,不要让人知道你的真实想法,干脆就说能分到哪儿,就去哪儿。也许,别人真的以为你分到哪都行呢!这样,我们再做些工作,你的这件事,真不算什么太大的事。我单位同事的爱人是你校某系的辅导员,我以前跟他说过,我有个表弟要毕业了,同事主动的说,毕业分配的时候,他可以帮忙。这事,我就找他,回去后,还像以前那样,让谁也看不出着急上火,把一些学生稳住再说。”
听完姐夫的分析,海宁的心踏实了。
傍晚,海宁回到了学校。
和海宁在一起吃了两年饭同一个宿舍的老三说:“马上毕业分配了,人家都在活动呢,你们县考到师专的人太多了,县里就要5个,这节骨眼儿上,你怎么到外面蹓跶了一天呢?”
海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