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19章 武器(第3/4页)  奥匈帝国再起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期跟鱼接触,其对鱼这种”弱国的武器“,”小舰对抗大舰的法宝“甚是痴迷。

    在想法成熟并且得到官方支持后,1915年他开始主持建造一艘”实验性的滑翔艇“,以作为鱼的有效载具。

    在原始的方案中,其采用三加一的配置方案。三个大的120马力发动机,将用于提供推进力,而第四个65马力的提供升力。

    升力产生发动机,是理论上能够达到每分钟450立方米的流速运行的空气压缩机。

    方案设计预计最快航速32节,由于只有两边有小块裙板,其发动机产生的气垫位于船的前部,并能够将船提升出水面10英寸。总体而言,就这赛艇的速度,跑的快比西方鱼还要快了。

    不过,人的命运啊,还真是不可预料,有时候也要注意历史的进程。在完成他的作品并提交给维也纳后,他被公派去了杜布罗夫尼克。

    然而当他回国后,却愤怒的发现自己的宝贝赛艇已经被拆成了铁板,连升力发动机都被还给了原飞机部门——物归原主,你们还真是节省啊喂。

    官方给他的解释是:

    “虽然勉强达到了指标(315节),但是很多地方不完善,并没有进一步发展的可行性。”

    这位老兄气的要死,当即表示老子不干了,水上飞机和空投鱼的领导工作你们看着办吧。

    忘了说,这位老兄还同时负责作为鱼有效载具的早期水上飞机的研制工作。但现在的他估计还是个小屁孩吧,以后倒是可以多提携一下,重用一番。

    对了,小巧的陆军支援武器,现在这个年代各国开发的还不多,比如手弹c地雷c甚至迫击炮等。

    这些个技术含量低,成本低廉,非常适合大清帝国,只要有自己的钢铁厂后稍加学习培训,大清帝国就应该能自己生产制造的。

    尤其是手弹c地雷,中国在这两项技术上也是祖宗的,明朝初就大规模装备使用过的。

    子弹那些的也可以改进吗,没必要全是一个尖弹头,比如散弹弹头,在守城和战壕战时,那是相当好使的吗?一发覆盖一大片地方,跟小炮似的,威力堪称恐怖。

    还有火箭类武器,中国是火药的故乡,也是火箭的祖先。明朝时期的毛元仪在他的著作里面就记载了30多种火箭的基本原理和结构,像其中有飞火飞天c火龙出水等。

    明朝的中国都搞的有声有色,还把人送到了189米高空中(爆炸了),何况现在的奥匈帝国呢?

    英国据说更是其中的高手,曾用这玩意教育过拿破仑的,当然现在的火箭因为热能随气体排放被浪费了,使效率低下,但毕竟覆盖面积大啊。

    想通了的张祥,彻底放下了心中的包袱,就剩具体情况跟醇亲王奕譞进行两人之间亲切的沟通,与彼此之间的君子协定了。

    两人的私下沟通当然顺利了,当醇亲王奕譞得知,可获得一些还未装备奥匈军队的先进武器时,那脑袋点的快啊。

    反正是君子协定,只要两人守口如瓶,那一切功劳都是醇亲王奕譞的,傻子才不干呢。

    万事顺利,张祥接下来的任务,就是陪同醇亲王奕譞等贵客,每日观看护卫们训练,喝喝茶c打打麻将c赌点小钱,醇亲王奕譞等对这些护卫的拳击训练尤其关注。

    毕竟这些人经过长期的严格强化训练后,已经可以说是奥匈帝国真正的精锐了,身强力壮,孔武有力。训练时非常认真,那股杀气实在吓人,且往往善于一招制敌。

    大清帝国有几个自视甚高的护卫,亲自去体验,结果因不熟悉c不适应规则都被快速击倒,让他们彻底服气了。

    主要是他们也逐渐了解了,这些士兵的训练内容和强度,他们自认为自己有点吃不消,坚持不下来。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