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48章 反攻(第1/5页)  奥匈帝国再起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库罗帕特金,作为一个前沙皇欣赏c破格提拔的小贵族一员,现沙皇信任的心腹爱将,对俄国皇室高层那是极度的忠诚啊。

    而且才干c能力方面更是出类拔萃,他经过与美c日联军的多次交手,也算看透了对方的本质和能力水平。

    有人拿历史的日c俄战争说事,俄国是因为库罗帕特金的误判,才让日本军队最终获胜的。

    道理是有,但更多的没看到当时那悬殊的兵力差距,和俄国的外线作战什么都缺,能打成那样,已经非常难得了好吧,当时谁在那个位置也得跪的。

    何况他当时制定的战略,根本不是这样的,而是被后面的皇室成员,逼迫的主动发起进攻和坚守重要要塞。在俄国糟糕的运力c物资供应能力上,受到的失败。

    他不顾自身危险,写信劝说沙皇陛下,将大军反攻的时机选择为寒冷的冬季。增援部队趁此机会好好休整,补足战略物资,争取一次性打出俄国的国威c军威。

    让沙皇亚历山大三世非常的感动与庆幸,同时也给予了库罗帕特金全力的支持与放权,不管是军火物资,还是精锐哥萨克骑兵,那是全力帮扶啊。

    当然,沙皇亚历山大三世和皇太子尼古拉身边的禁卫军都没动,否则鬼知道那些该死的野心家们能干出啥事来,其他的贵族把持军官位置的军队,沙皇陛下是不敢信任的。

    因俄国与大清帝国等国的糟糕关系,沙皇俄团在远东地区很难获得外部的任何助力。

    当然美c日两国也是同样的情况,一旦寒冬到来,美c日的交通运输等将陷入低谷与困境,更没机会击败俄国,逼俄国投降了。

    更何况双方现在已经是血仇了,不止是在主战场哈巴罗夫斯克,也包括所有的远东广袤土地,双方没有短期内互相妥协的可能了,只有想法给对方放血这一个思路。

    俄国方面简单啊,增援上来的哥萨克等骑兵部队,频繁出动,在广袤的远东大地,拉网收拾日军c美军的落单部队和运输稷重部队,碰上城市绕着走,你敢出来,我就在野战中收拾你。

    当然,吃不动的大部队坚决不碰,俺不搭理你。继续在原野上游荡,有本事你就一直抱团。美c日方面,看到骑兵的野外交战是真打不赢啊,也没什么脾气了,考虑能否在黑龙江上有所突破。

    但现实毫无疑问的是残酷的,大清帝国也早在防范着他们呢,他们不可能招惹一个世界强国的同时,去招惹另外一个当地强国吧。

    日军每次出现在荒郊野外时,就紧张不已啊,除了准备大量的军队和汽车等辅助工具外,只能考虑用火力密度,保障运输线的安全。虽作用还是不大,但俄国骑兵的损失却增大了许多。

    可这个年代的汽车c卡车就是个坑,路非常好的情况下还马马虎虎,稍微不好,那绝对能折腾死人。

    更何况美国的技术水平相对欧洲强国来讲非常粗糙,每次行动自己放弃的车辆比俄军击毁的多的多。

    即使以美国政府的财大气粗也受不了啊,这个年代各国的加工c生产能力可不是后世,每年的产量是非常少的,根本甭想及时得到快速补充。

    但美c日两国高层实在没办法啊,只有硬着头皮去支援前线的作战,他们也不知道俄队是发的什么疯,最近进攻起来,根本就是一副不要命的节奏。

    而且对付的这些部队,普遍还是美c日两国的二c三线部队和运输部队,砍瓜切菜般的拿手c高效啊。

    其实还真被美c日两国猜出了一些什么。

    一c俄国的守军普遍弹药不足了啊。遥远后方到来的陆续支援,实在太少,而且炮弹等物资数量极其有限。黑龙江上那些俄国城市的弹药等,早就被主力大军搜刮一空了。

    而美c日军队的大多数武器弹药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