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阳公主陷入了沉思中,显然是有些意动的,只是一想到自己的公主身份,再加上李中华己经是自己的姐夫了,而且他的身边还有那么多的女人。
晋阳公主摇了摇头,不愿意去想这个烦人的问题,就算是过得了自己这一关,父皇和母后也绝对不会同意的。
长安城内的皇宫大殿上,今天的早朝从昨晚就已经开始了。
对于陈国公,兵部尚书侯君集,和赵国公,尚书右仆射长孙无忌的谋反案,应该怎么处理这两个人?君臣之间的意见很不统一。
李世民觉得,无论是陈国公,兵部尚书侯君集,还是赵国公,尚书右仆射长孙无忌,两人对于大唐,都是有着很大功绩的人,不忍将他们处决。
不过,群臣皆认为,两人所犯之罪,罪大恶极,天理难容,不杀之,难以令天下人信服。
还有一件事情,侯君集的兵部尚书,早就已经计划由李勣接任,但长孙无忌身兼数职,既是尚书右仆射,又是司空,特中,这些职务都需要有合适的人来接任。
贞观十六年的春天到来之际,侯君集与长孙无忌谋反的余波,己经渐渐的平息了下来。
侯君集在临死之前,与李世民有过一次长谈。侯君集对于自己的结局,并没有什么怨言,也没有开口奢求李世民,可以饶他不死。
既然选择了谋反这条路,就已经做好了,准备承担失败的后果,失败了原本也在意料之中,所以他并没有什么好后悔的。
只是人之将死,其言也善,他对李世民讲述了谋反前的所有经过,甚至为赵国公长孙无忌求情,说他其实是想收手,并不想做出谋反的实际行动,是被他用言语所击,最终才付出行动的。
最后,侯君集请求李世民,希望他看在自己,为大唐立下的无数功劳上,可以饶家人不死,希望有人可以为他守丧尽孝。
李世民答应了侯君集的请求,并没有将他的家人杀了,但也没有让他们继续留在长安,而是迁徙到岭南生活,以此了断了他和侯君集的君臣情份。
至于对赵国公长孙无忌的处理,李世民犹豫了很久。
自从长孙无忌谋反案发以后,长孙皇后终日以泪洗面,伤心而又绝望,李世民与长孙皇后情深意重,感情可谓是像海一样深,见到长孙皇后每日都是如此的伤心难过,自己的内心也同样不好受。
长孙皇后是一个明辨是非的女人,知道谋反罪是一种多么严重的罪行,丈夫李世民无论怎么样处理大哥,都是不过份的,所以她尽管非常的伤心难过,但也并没有开口,向丈夫李世民求情。
长孙皇后越是不向李世民开口求情,李世民的心里便越是不好受。
还有女儿长乐公主李丽质,也因为公爹的谋反,急得竞然一病不起,人也日渐消瘦了起来。
晋王李治也是闷闷不乐,沉默寡言,经常把自己关在房间里,一整天都不愿意出来,过的无比的消沉。
因为有了侯君集的临终之言,李世民给了自己一个说服自己的理由,最终并没有杀了长孙无忌,而是削去了他的官爵,将他押送去了静州,并进行软禁。
至于长孙无忌的家人,除了长乐公主的驸马长孙冲,以及两人所生的孩子之外,全部移出长安,迁徙到交州定居下来。
同样都是谋反的大罪,两种不同的处理结果,虽然有很多的大臣,心里都有些不满,但这种事情,最后到底应该怎么处理?终究还是皇帝李世民说了算。
只是时间并没有过多久,便传来了一个惊人的消息,长孙无忌在押往静州的途中,趁看守没有注意,在半夜时,解下了自己的裤腰带,悬梁自尽了。
长孙无忌死亡的消息传来,李世民顿时感到悲痛万分,为此废朝三日。
三日后的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