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50 知天命(第2/5页)  游梦奇旅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乐;君视朝时,恭恭敬敬,但又威仪中适,不张不弛。根据人的性格特征和场合说话,这需要仁德、智慧和勇气。

    1、评落水救人

    有一个人掉到水里去了,孔子的一个学生跳下水去,把人救起来了,家属感谢他,给他一头牛,他就收了。别人就议论了:下水救人还要钱?孔子知道了,表扬这个学生,说这个学生做得对,这会使更多的落水人被救。

    因为救了人之后,人家给钱,是可以收的,于是再有人落水,就有人愿意去救。所以要看客观的效果。

    2、孔子学琴学而时习之

    孔子名言。语出《论语·学而》:“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悦乎?’”王肃注:“诵习以时,学无废业,所以为悦。”王释“学”与“习”为一义,似专指诵读。但孔子教人学“六艺”,包括礼、乐、射、御、书、数,“诵习”仅是“一端”(见刘宝楠《论语正义》)。皇侃疏“时习”说:“凡学有三时。”一指年岁,二指季节,三指晨夕。近人蒋伯潜认为“学是知新,习是温故”(《十三经概论》)。

    1、成事不说,遂事不谏,既往不咎。——孔子《论语》

    2、益者三友。友直,友谅,友多闻,益矣。——孔丘《论语》

    3、芝兰生于幽林,不以无人而不芳;君子修道立德,不为穷困而改节。——孔丘

    4、不在其位,不谋其政。——孔子《论语》

    5、君子坦荡荡,小人长戚戚。——孔子《论语》

    6、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孔子《论语》

    7、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孔子《论语》

    8、知者乐水,仁者乐山;知者动,仁者静;知者乐,仁者寿。——孔子《论语》

    9、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孔子《论语》

    10、孔子曰:“君子有三戒:少之时,血气未定,戒之在色;及其壮也,血气方刚,戒之在斗;及其老也,血气既衰,戒之在得。”——孔丘《论语.季氏》

    11、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孔子《论语》

    12、敏而好学,不耻下问,是以谓之文也。——孔子《论语》

    13、父母在,不远游,游必有方。——孔子《论语》

    14、不愤不启,不悱不发,举一隅,不以三隅反,则不复也。——孔子《论语》

    15、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孔子《论语》

    16、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孔子《论语》

    17、不患人之不己知,患不知人也。——孔子《论语》

    18、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孔子《论语》

    19、朝闻道,夕死可矣。——孔子《论语》

    20、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孔丘《论语·卫灵公》

    21、言必信,行必果。——孔子

    22、君子食无求饱,居无求安。敏于事而慎于言,就有道而正焉。可谓好学也已。——孔子《论语》

    23、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孔子《论语》

    24、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孔子《论语》

    25、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孔子

    26、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也。——孔丘《论语》

    27、与人交,推其长者,讳其短者,故能久也。——孔子

    28、父母之年,不可不知也。一则以喜,一则以惧。——孔子《论语》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