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5章 饭馆里的惊天秘密(第1/3页)  皇陵守墓人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

    王同说着,自己先拿起筷子,有开始吃了起来,就这样,我们边吃边聊,在这其间,又有个十七八的女服务员,给我们上了几道菜,说是老板走时特意安排的,还说这顿饭不收钱,算是老板请我们吃饭。

    听女服务员这么一说,我们才知道蒙老头已经出去了,并不在饭馆内,不过经过这短短的接触,我们对蒙老头的印象非常好——他热情,豪爽,直率,并且还是个文物爱好者,和我们有很多共同语言。

    看看表,已经是晚上七点,而蒙老头出去后,就一直没回来,我们决定不再等了,王教授特意给蒙老头留了张纸条。此时,来吃饭的人就更多了,熙熙攘攘,偌大的饭馆里已经没一个座位,而外面还有人排队,看来蒙老头的生意真够红火的。

    但就在我们往外走时,王同的举动却有点特别——他从口袋里掏出一个东西来,那东西很像是人的耳朵,大小c形状都和人耳有点像。我们都知道,王同有很多稀奇古怪的仪器,这些仪器,都和考古有关。

    他用简单的一个仪器,就能测量出几米深的土层下,埋藏的是金属c瓷器c木头c甚至是丝绢等,这对发掘非常有用,还记得上一次,我们在挖掘一个西汉古墓时,王同就探测出在一米多的土层下面,埋有一个完整的瓷罐,并且连准确的位置也确定了。

    于是,我们就在他的指导下,完整地把那个瓷罐挖了出来,竟然一点都没破损,那个瓷罐非常精美,是汉朝皇宫内的御用品,以前也挖到过类似的,但却都破损的很厉害,而在王同的探测下挖出来的那个瓷罐,成了唯一完整的一件,后来,那个瓷罐被定为国家一级文物。

    这样的例子,已经有好多次了,所以,王同用他卓越的c现代化的考古艺术,拯救了很多国宝级的文物,也极大地提高了文物发掘地效率,我们所得考古队,都非常喜欢和王同一起工作,因为只要王同在,就不会多出冤枉力了。

    我曾经问过王同——他每次都能探测几米c甚至十几米深处的埋藏物,是怎么做到的?因为在我看来,他用的那些仪器并不太复杂,为何能用那么简单的仪器,做如此精确的探测呢?

    王同笑着告诉我,对他来说,其实仪器只是个工具,他的经验c还有相关知识,才是关键因素。即使别人使用他的仪器,也不会探测出来什么,他还给我举了个例子——美国科学家奥本海默,只向空中撒几张碎纸片,然后就能根据纸片落地的距离,计算出原子弹爆炸的当量;有经验的数学家,只根据船行驶时c在周围形成的水纹,就可以计算出船的速度。

    对专家来说,纸片还有水纹,就成了他们的 “探测工具”,他们可以通过这些,准确推算出他们想要知道的信息。虽然王同说的有点玄虚,但我也知道,他说的这些不无道理。

    但他为何现在忽然拿出这种仪器?

    只见王同拿出那个仪器后,托在手中,在蒙老头这家饭馆周围走了两圈,在走的时候,他目不转睛地盯着手中那个仪器。

    他为何这样做?

    虽然我们四个都不知道,但我们可以肯定的是——王同这么做,肯定是别有深意,因此,为了不打扰他,我们谁也没急着问,只是默默地跟在他的后面。

    尤其是转到这个饭馆背面时,王同停了足足有两三分钟,并且在那里前后左右c试探着走了好多次,然后,又进去问了前台服务员一个什么问题。

    王同这一系列举动,都显得神秘兮兮的。

    “王教授,我有个很重要的发现,咱们回去再细说”,再次饭馆出来后,王同一脸神秘地对王教授说,此时,他的表情很严肃,一改他平时的嘻嘻哈哈与玩世不恭。王教授也没多问,只是点点头,而胡梦c秦晴,则是一脸 惊讶的看着王同。

    在回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