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信此事使得荥阳郑氏与李宽结下了梁子,不过李宽显然在战略上重视荥阳郑氏,但是在战术上却没把荥阳郑氏放在眼里,他是眼下所有大唐亲王里唯一一个李二无可奈何还手握重兵的王爷,至于郑元寿和郑信在回到中原之后怎么做,他李宽管不了,也不想管,发展自己以自己百变应对对手的千变万化
李宽早就想在昆明举办一场大阅兵,好好的震慑自己用武力整合的本时空南疆土著们,正好郑元寿和李孝恭的到来,让李宽的阅兵计划得以实施,正好李孝恭和郑元寿都有意一探楚王府军事力量的虚实,这场阅兵的举办就顺理成章了
什么,你说近现代军队才搞阅兵,哦如果你这么认为的话,那你就一ut了,实际上不管是古代华夏还是古代的西方世界,阅兵都是家常便饭,君不见《左传》就曾有云:“国之大事,在祀与戎。”“祀”指国家的公祭仪式,“戎”是国家的军事行动或战争。阅兵仪式,既是“祀”,也是“戎”,是当之无愧的国家大事。在华夏古代军事史c礼仪史和政治制度史上,阅兵这种仪式都以规模的宏大雄壮,形式的威武庄严,留下了记忆。
不信?要知道华夏第一次阅兵是咱们的老祖宗大禹搞的,当时吧,北方的华夏部落首领夏禹为了向江南发展,曾在现今河南省嵩县境内的涂山,与南方各部落首领会盟。在那次盛会上,士兵们手持各种用羽毛装饰的兵器,和着乐曲载歌载舞,这不仅是一种祭天的仪式,同时还欣喜地表达了对远道而来的南方各部落首领的热烈欢迎。等到了商周春秋战国时期,阅兵活动开始频繁起来。其中,武王伐纣之前,在孟津组织军事演习,吸引了多个诸侯国加盟,为伐纣做准备,史上称其为“孟津观兵”,这是历史上比较早的规模较大的阅兵之一。
等到了秦汉帝国时期,随着中央集权的加强,皇帝更加重视军事训练与校阅,阅兵这一名称,准确地说是从汉代才被正式叫起来的。西汉时,汉军经常举行各种规模的军事演习,对军队进行校阅c考核。无论是中央军还是地方军,大体上每年秋季都要举行一次。两晋期间,统治者也比较重视军队的训练,诸军除了演习队列阵法外,还要进行实战演习。南朝时注重对水军的训练和检阅,玄武湖成为南朝各代训练水军的场所。北朝则出现了军阵双方对抗性演习。
就连到了当今的大唐,阅兵也不过是家常便饭,李二算得上最喜欢搞这事儿的帝王了,作为他的二儿子,小李二也挺喜欢阅兵这事儿的,更别说他准备好好的震慑一下所有的对他不怀好意的各方势力了。
冬日的昆明城,却如同春天一般风和日丽,仿佛是天公作美,李宽的大阅这天万里无云,端的是一个阅兵的好天气,与大唐那边一边在校场阅兵不同,李宽此次阅兵选择了昆明南门外面的一片广阔的草地之上,近十万楚军迅速集中起来,准备接受他们的最高统帅李宽的检阅,也准备接受他们保护的南疆民众的检阅
“恭迎殿下,恭迎王妃殿下“随着李宽和长孙冰蝶以及小阿妹张萝儿的出现,朱雀门外早已经得到消息汇聚起来的十万大军列阵与东南小平原上,阵势足足有十多里,真是旌旗招展,绣着赤红朱雀的军旗队旗迎风飘舞,数不胜数,薛徐,常,李,何,傅,胡,沐,蓝,数十位楚国之名猛将墨‘色’大旗悬挂在各个军前,眼看着早已经搭好的点将台上王旗升起,震天的欢呼声响彻了整个昆明城。
李宽虽然年纪小小,但这支军队却是那个系统送给自己的最大礼物,也是自己在这个时空立足的根本,为了好好的看看属于自己的军队,李宽特意选择了一匹体格娇小的滇马,他纵马来到楚军方阵面前,面前的这支军队强悍的骑兵披着整齐盔甲,如同铜墙铁壁般位列军队最前方,扛着长槊的步兵密如森林,更后面,钢弩闪着的寒光都让人睁不开眼。这还仅仅是楚军的一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