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16章 万世圣君?(第1/3页)  楚唐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在华夏五千年的历史上,有一种人最让讨厌了,他们看似学富五车,实际上文不能安邦,武不能定国,口若悬河,滔滔不绝,他们上可与帝王争长短,下可无视庶民生养丧死,他们的名字叫士大夫,或者叫做读书人,但是谁也不能小视他们,他们总能占据道德的制高点,是因为他们就是孔老二和孟老三董老四的徒子徒孙,这些人言必子曰诗云,可实际上这些人恐怕都没有意识到,他们所崇拜和敬仰的,拿来做挡箭牌的孔老二和孟老三他们俩一生苦逼,实际手上的权利都没一个县令大。到了这个时代,这些人成了世家大族的传声筒和代言人,就连李二这样的一代雄主都不得不与他们妥协,他们这些人代表着大唐舆论和道德的制高点,他们身后的世家大族看上了李宽那块富庶地盘的利益,他们一再的挑动李二对李宽下手也就不奇怪了。

    刚刚王景荣的一番话震惊了众人,但孔颖达又跳出来了,“陛下,楚王李宽残暴酷烈,不行仁义,穷兵黩武尤其是楚王不行尊孔之事,却淫于奇技淫巧积年之后恐楚王之国沦为蛮夷耳!”他的意思就是楚王李宽不用他们儒家那一套,这就是最大的罪过,“孔大人,你去过云南和吐蕃吗,你知道那里的实际情况吗?没有调查就没有发言权,知道不?你儒家那一套在那边吃不开,不信?不信你们去对着食人族去宣扬你们的仁义,看看他们听不听你们的教化,他们不把你们当食物吃了才怪!”楚王李宽身负系统,他这个集团的成员才不惧怕孔颖达他们这些腐儒的挑战,不服你来咬我啊,看我们不磕掉你们的满嘴牙。

    孔颖达讪讪退到一旁,王景荣又跟李二说道:“陛下,刚才那折子是殿下的公事,外臣这里还有一些礼物和几封家信,你看是不是?”

    “玄龄,辅机,玄成,道宗你们几个留下,其他无关人等就退下吧“李二哼了一句,无关人等就退了出去,郑元寿,王圭,萧瑀,于志宁,孔颖达他们这些世家大族的代表人物愤愤的看了看王景荣,几声哼说明了他们心中的气愤和不甘,其实不只是他们气愤和不甘,就是在龙椅上的李二心里一样也不舒服,“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滨,莫非王臣!臭小子莫非要真的想脱离大唐自立?”

    “陛下,嘿嘿嘿,咸丘蒙曰:诗云:『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滨,莫非王臣。』而舜既为天子矣,敢问瞽瞍之非臣如何?」曰:「是诗也,非是之谓也,劳於王事而不得养父母也。曰:『此莫非王事,我独贤劳也。』故说诗者,不以文害辞,不以辞害志;以意逆志,是为得之。如以辞而已矣,云汉之诗曰:『周馀黎民,靡有孑遗。』信斯言也,是周无遗民也。陛下外臣说的可对?”王景荣心想我家殿下要是接受你们长安的统治,那他还做个p的第一帝皇啊。再说这句话就跟那个以德报怨一样,都是望文生义c断章取义c寻章摘句知半解的错,当然了对李二来说,他的曲解也是为了他的统治,至于那绝大部分的“文化传播者“,要么缺乏对中华传统文化的宏观把握能力,要么缺乏足够的责任心和敬业精神(即混饭吃),要么出于政治上的考量,总之,在“文人c专家c学者“中,滥竽充数者居多,于是乎华夏传统文化被不断的割裂c扭曲c或者被漠视。

    “呃,王卿家,你,还真和那个臭小子一样,同样的牙尖嘴利,同样的不肯吃亏臭小子的家信里有没有给朕的,礼物呢?让朕瞧瞧!!”李二看了看也挺无奈的。

    王景荣就把李宽的几封家信奉上,李二一瞧,一封给是自己老子李渊的,一封是给自己媳妇儿长孙的,还有一封给自己女儿李丽质的,还有一封没写名,李二一下就拆开了这封没具名的信,信很短就几句话”欲除世家门阀,成就华夏万世圣君之不世伟业,那就来昆明吧,这里有几样东西可助你成就梦想“李二看了之后心里一热,哪个皇帝愿意跟那些世家分享权力啊,不过他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