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三百一十一章 朝堂辩将(第2/3页)  飞燕伏龙传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有些长他人志气,灭我自家人的威风了!纵然是燕王夺了朝廷的上万匹战马,可我朝廷大军兵多将广,没有那上万匹战马,照样有五十多万兵马,再说那燕王毕竟是一个的藩王,岂能与朝廷相提并论!”

    不一道长听了连忙说道:“黄大人这话说的未免有些太轻敌了!”

    黄子澄听了心中不悦,这时一旁又闪出一个四十多岁的白面大臣,对建文帝躬身口称万岁。

    建文帝见了说道:“方爱卿有何建议?”原来那白面大臣正是方孝儒。他是浙江宁海人,字希直又字希古,号逊志,曾以逊志名其书斋,因其故里旧属缑城里,故称“缑城先生”。

    方孝孺自幼聪明好学、机警敏捷,长大后拜大儒宋濂为师,为同辈人所推崇。洪武三十一年明太祖朱元璋死后,朱允炆即位后,遵照太祖朱元璋的遗训,召方孝孺入京委以重任,先后让他出任翰林侍讲及翰林学士。

    这时方孝儒说道:“臣以为米锦米大人说道有道理,燕王狡诈、诡计多端,又夺了朝廷上万匹战马补充燕王叛军力量,朝廷不得不妨,万不可大意,掉以轻心!”他的话刚说完,一旁又闪出齐泰来。

    齐泰对建文帝躬身拜道:“皇上,臣也觉得米大人和方大人说道有道理,李景隆虽然剿灭燕王叛军之心可嘉,但率军北进孤入,似乎有些贸然!”

    建文帝听了有些拿不定主意,迟疑的说道:“这……”

    黄子澄一旁听了心中顿时恼怒,暗骂道:“这帮人一口一个贸然北进,哼!说白了还不是看我举荐了李景隆为大将军,生怕李景隆一举剿灭燕王叛军,得了大功,就一个劲儿的左右阻拦为难!”于是赶紧上前拜道:“皇上,万不可听从他们说的,胜败乃兵家常事,耿炳文兵败真定,是他统兵无方,他败了,不代表朝廷就对付不了燕王,虽然朝廷的战马被燕王夺了,可这样伤不了朝廷的筋骨,纵然是朝廷没有那上万匹战马,朝廷大军依旧能够打赢燕王叛军,平息燕王叛乱之祸。如今李景隆率军北进,志在必得,万不可此时阻拦,自乱阵脚,致使朝廷大军军心大乱!”

    不一道长分辨道:“黄大人,不可忘了耿侯爷真定新败之事!”

    黄子澄听了连忙反驳道:“耿炳文领兵无方,才使朝廷大军兵败真定,难道一个耿炳文战败了,朝廷就吓破了胆了吗?若真的那样,朝廷何必还要削蕃!”说完一脸怒容的瞧了一眼不一道长以及方孝儒、米锦和齐泰,冷哼一声,接着说道:“耿炳文统兵无能,败给燕王,并不代表李景隆也和耿炳文一样无能,一样会败给燕王叛逆!”说着双膝跪地,对建文帝说道:“皇上,李景隆自幼熟读兵法,深谙用兵之道,臣敢以一家性命担保,李景隆此次率军出征燕王叛军,定能成功,打败燕王叛军,平息燕王叛乱!”

    建文帝听了点点头,道:“黄爱卿请起!”

    黄子澄听了连忙说道:“多谢皇上!”说完起身来,心中明白建文帝是支持李景隆率军北进的,不免有些得意的瞧向不一道长和米锦、方孝儒、齐泰几人。

    不一道长也瞧出建文帝的心意,但他仍不死心,还要力劝,但还没开口,建文帝早已说道:“众位卿家不必争吵了,朕自有主张!”说完看看满朝文武官员,接着说道:“李景隆乃是朕钦点的大将军,如今大军北进讨伐燕王,不可朝令夕改,自乱军心!”

    不一道长等人听了心中长叹一声,但也都知道皇上心意一定,李景隆率军北进之为以及无法阻拦。

    黄子澄听了则有些洋洋得意,沾沾自喜,暗道:“你们就瞧好吧!等待李景隆率军征讨燕王叛军得胜归来,我也是举荐有功,看你们还有何话可说!”正美美的想着好事,就听建文帝接着说道:“至于朝廷的那上万匹战马被燕王夺去,那也不妨,对了,不一道长你不是说云南万马堂的堂主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