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三百一十六章 兵临燕京(第1/3页)  飞燕伏龙传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李诗萍、六子、楚菲菲也向不一道长、米锦、盛庸等人施礼后,一同去后厨准备酒菜去了。

    不一道长见大厅里就剩他们这些人了,略一合算,又对米锦、盛庸说道:“这次咱们容不得半点闪失,为了安全起见,明日一早我就去沐王府借兵,帮咱们一同押送战马回京!米大人、盛将军你们就在这里帮忙马少主他们挑选战马!”

    米锦、盛庸二人躬身听命。

    不一道长吩咐完,盛庸眼睛四下里瞧了瞧,又低声不一道长、米锦等人说道:“楚雄飞为朝廷押送战马,半路被劫,想想事出蹊跷,不知何人走露消息,我怀疑会不会是佟大千他们私自瞒着马不平偷偷给燕王送的消息!”

    不一道长听了微微一笑道:“是不是他们通风报信不重要了,这次马少主也会跟着咱们一同押送战马回京城,这次应该安全了许多!”

    米锦、盛庸二人听了先是一愣,随即明白过来,纷纷暗道:“不一道长果然安排的周详,他让马不平跟随着押送马匹回京城,纵然是佟大千等人真的会给燕王通风报信,但此番有马不平压阵,也算是有恃无恐了!”

    不一道长接着说道:“虽然如此,但咱们也不可太大意,俗话说得好人心隔肚皮,虽然表面上看五鬼对马不平恭恭敬敬的,但他们到底心里如何想的,咱们谁也不知道,因此这次你们还是要仔细盯住他们几个,绝对不能再出什么差错!他们不通风报信最好,一旦发现他们真的有什么不轨行为,你们也不要声张,一切待我从沐王府回来后再做商议!”说着又叹了一口气,有些惭愧的接着说道:“虽然我们这样做有点儿人之心,但是事态紧急,咱们也不得以而为之了!”

    米锦、盛庸听了连忙躬身低声道:“道长放心!我们记下了!”

    次日天一亮,不一道长便独自一人离开月山万马堂,前往沐王府借兵。

    沐王府乃是明朝开国功臣沐英的府邸。那沐英乃是濠州人,自幼父亲早逝,随母度日,家境贫寒。打颠沛流离,八岁时被农民义军将领朱元璋收为义子,故此世人又称沐英为朱英。

    自至正十六年起,十二岁的沐英跟随朱元璋攻伐征战。十八岁时,被授帐前都尉,参与守镇江,开始担当军事要任。沐英平时不苟言笑,但好贤礼士,对兵卒爱惜有加,从不滥杀无辜。

    洪武九年以副帅之职随邓愈征讨吐蕃,因军功被封西平侯,赐丹书铁券。洪武十四年与傅友德、蓝玉率兵三十万征云南。云南平定后,沐英留滇镇守,其镇滇南十年间,大兴屯田,劝课农桑,礼贤兴学,传播中原文化,安定边疆。

    太祖洪武皇帝朱元璋在世时就常对人说:“有沐英镇守在西南,朕就可高枕无忧了。”可以看出沐英在朱元璋心目中的地位。洪武二十五年农历六月,沐英获悉皇太子朱标去世,哭得十分伤心,不久病逝于云南任所,年仅四十八岁。

    当沐英的灵柩运抵京城应天府时,朱元璋亲往迎接,并派遣宫中官员,负责安葬,追封沐英为黔宁王,谥昭靖,侑享太庙。此后沐氏子孙世代镇守云南,直到明朝末年。

    如今沐英已死,长子沐春也已于洪武三十一年病逝,现在的沐王府是由沐英的第二子沐晟当家做主。

    沐王府对于建文帝削蕃那是绝对支持的,因为当年沐英和皇太子朱标那可以说的上是异姓兄弟,沐英的死也因为太子朱标的去世而伤心过度,到了朱允炆登基后,沐英的儿子们也是支持建文帝的。

    当不一道长进来沐王府后,和沐晟表明来意后,沐晟自然是全力配合,招集调来三百名身强力壮,武功卓越的亲兵护卫一同跟谁不一道长去月山万马堂押送战马回京城,不一道长和沐晟约定三日后让这些亲兵将士到月山脚下等候。

    沐晟一口应下,并安排酒宴款待不一道长。二人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