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十五章 打架事件(第一节)(第1/3页)  夜空中凡星点点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播报】关注「读书」,获得515红包第一手消息,过年之后没抢过红包的同学们,这回可以一展身手了。

    第十五章

    第一节

    这个冬天格外寒冷。

    进入小雪以来,天气就没有晴朗过,而且几乎每天都在下地霜。一天比一天厚的地霜,不仅冻坏了各种农作物,就连家门口摆放的陶制水缸,也要受到牵连——一下地霜,水就会结冰,水一旦结冰严重就能把水缸撑裂。村里没有售卖水缸,想要换新的还要到镇上集市去买。但人们通常不会去买新的水缸,他们会用铁丝将裂开的水缸箍紧,再涂一层白石灰将缝隙堵住,就可以继续使用了。

    没有人喜欢这种天气!这天寒地冻的,给人们的生产、生活都带来了极大的不便。老人小孩的手脚都被冻坏了,开裂的开裂、长冻疮的长冻疮。最为让人揪心的,是采石坑有一个老人因为承受不了这份严寒,撒手人寰了。除了人们受到影响,菜园子里的菜也被冻坏了,就连耐寒的芥菜,叶子也被冻坏了,花菜、包菜甚至出现了绝收的现象——这样情况在山里里可谓是十分严重!哪个家庭不是指望着这些菜能够端上饭桌,能够喂养禽畜……

    这个冬天虽然寒冷异常,但对于叶德明一家而言,却是快乐无比——由于工地上基本没活干了,叶永实早早就从隔壁石岭县回家了,并且能够在家里待到春节之后。

    不仅是叶德明高兴,张爱华也是日盼夜盼丈夫能够回到身边。

    叶永实一回来,家里的鸡鸭就遭了殃。张爱华每隔四五天就会杀上一只给丈夫吃,才半个月时间,她就杀了一只鸭子、两只母鸡。直到她丈夫一直抱怨,说无论如何也吃不下了,她才放过那些鸡鸭。她此举不仅是要给丈夫补补身子,也是为了让丈夫感受家里的好、家里的温暖。

    回来之后,永实只是歇了两天时间,就开始忙活起来。田地里已经没有什么大活,但家里总有一些需要修修补补的地方。灶膛外面的水泥让灶火烤得开裂脱落了,他就让采石坑的马来健运了两包水泥回来,重新对灶膛上了一遍水泥。还剩下不少水泥。他干脆找来当初建房子剩下的砖头,自己鼓捣着做了一个煤炉灶。村里越来越多的人家开始烧蜂窝煤,他也不想落后别人。此时的上山村,能不能烧蜂窝煤已然成为评定各家家境的标准。就连最为吝啬的叶进来,也已经烧起了蜂窝煤。烧蜂窝煤多好,简单省事!不仅少了上山割铁芒箕、砍柴火的麻烦,还少了被烟熏火燎的痛苦。

    新家倒没有多少需要修补的地方,但长时间没有住人的老屋,已经开始呈现破败的迹象。不管住不住人,祖上留下来的老屋,总不能任其破败下去吧!而且,前段时间老母不知道怎么了,吵吵闹闹非要从新家搬到老屋去不可,但永诚就是坚决不同意。永实回来了,老母就找他哭哭咧咧,坚持要搬回老屋。

    农村人建了新房子,家里的老人一般不会主动住进新房子,而是守着老屋终老。一方面是因为老人对老屋有着深厚的感情,不愿意离开;一方面是老人总是借口住不惯新房子;再者,老人也怕自己会弄脏了新房子,惹儿孙们嫌弃……

    当初新房子建好之后,永诚坚持要老人搬进新家享几天福,可老人坚决不肯,总是说自己不想离开老屋,也离不了老屋。除了老人不肯之外,惠珍与爱华心里也倾向于让老人留在老屋。但两人害怕旁人会说什么闲话,对此事一直保持着沉默,既不支持永诚,也不反对老人。最后,永诚索性将老母的衣物全部搬到新家,又把老母的床榻也拆了上来,老人这才不得不住进新家。

    但她始终念念不忘要搬回老屋。

    虽然永实听不得老母哭哭咧咧,但又不敢自作主张让老母搬回老屋。不过,回来的这些天,他倒是看出了一些情况——老母之所以一再坚持,除了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