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二百二十一回 忠言相劝(第1/2页)  武林独风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我的母亲因为生我见了大红,所以我连我母亲可以说都没见过,我母亲看着刚出生的我,含泪默默的让我父亲一定要将我抚养大,随后我的父亲含辛茹苦的把我养大,我的父亲是京都一染坊小吏,他为人本分,做人忠厚,但不知我的父亲何故获罪,那年我才四岁,在那个深夜,我永远不能忘记,那时我和我的父亲正在熟睡,不知怎么了突然家里突然冲进一队官兵,我的父亲见此好忙将我放到了迷道,我才躲过了此难……”说到这里李师师已然泪水纵横,宋徽宗询道,

    “那你的父亲为何不自己也钻入迷道呢?”李师师抹了把眼泪道,

    “当我们察觉的时候官兵已经冲进了院子,我父亲把我放入迷道时官兵已经进了屋,我的父亲知道自己跑不了了,冲我说让我以后好好生活,我从来没有见过父亲哭泣,直到那天我亲眼见到了我父亲老泪纵横,也许他知道这是我们父女的诀别,当我后来没了动静后出得密室,发现家里已然翻箱倒柜,家中凌乱不堪,而我的爹爹也不知道了去向,我那时三岁的小女孩也不知道该怎么办了,只有躲在墙角痛哭流涕……”这是李师师永远最痛的伤疤,当说到这里时,李师师已然泣不成声。宋徽宗此刻不禁也有些动容,连忙伸出衣袖为李师师擦拭,缓了会儿的李师师道,

    “随后一个邻居见我可怜就将我送往了佛寺,之后听说我这个邻居誓死不说我的下落,最终他惨死狱中,所以我从那之后就觉得我的生命是那位叔叔的,是他的死换来了我在寺中的一年,我原名为王情嫣,是寺里的那位高僧为我摩无妨,联赦你无罪。”李师师随后站起身子,犹豫了下道,

    “三国时期诸葛亮曾上表刘禅。”李师师微微抬眼看了看宋徽宗后继续道,

    “在诸葛亮北伐时期曾有前出师表言:亲贤臣,远小人,此先汉所以兴隆也亲小人,远贤臣,此后汉所以倾颓也。”这话一出,宋徽宗脸色一沉,道,

    “你用诸葛亮上表刘备的典故是何用意?”李师师随即硬着头皮道,

    “陛下您当初刚临朝时能够听取百姓意见,重用贤臣,一时间朝野清明,所以国泰民安,而后来的陛下亲近小人,所谓近墨者黑,随后百姓水深火热,民怨四起,各地揭竿而起,只希望陛下您远离佞臣,不然我大宋危矣!”

    这最浅显的道理连李师师都明白,也许缘于她的亲身经历与才学,这宋徽宗岂能又不明白?这也许是宋徽宗的才人性格,也可能是他控制不住自己的**,宋徽宗是绝对是一位艺术家,而他却是一个非常糟糕的皇帝,这时的宋徽宗非但没有将李师师的话听进去,反而面色不悦,这也体现着宋徽宗的性格弱点,一切都是兴趣而为,一切都是由着自己的性子来,对其他的他并不在乎,只要自己开心就好。此刻的宋徽宗变得有些不悦,

    “今日你我不要再提如此扫兴之事,你我难得再见,也算是破镜重圆,不如我们趁此良辰吉时,重温一下昔日的风情?”李师师此刻哪里还有跟宋徽宗亲近的想法,她见自己如此苦口婆心的去讲而宋徽宗根本没有把自己的话听进去,李师师不禁感到深深的失落,

    “陛下,我从不参政,但陛下您要励精图治,远离那些身边的小人,这样我大宋才可长治久安。”宋徽宗见李师师还是这一套,不禁摆手道,

    “这些事以后再说,我们赶紧的吧。”李师师随即站到一旁,转过身子,冷冷的道,

    “皇帝真是好雅致,可是我今天累了,我们还是改日吧!”宋徽宗听得此话,心中登时十分恼怒,

    “这普天下的女子都是朕的,我想要谁就要谁!当然这其中也包括你!”李师师随后扭过了头,含泪默默的冲宋徽宗道,

    “这全天下的老百姓有很多流民你知道吗?知道为什么么?我好心劝解而陛下你却听不进去,而每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