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一百八十九章 陌生人祠堂转悠(第1/3页)  风雨歇马镇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大太太,您现在什么都不要说。姬飞,背大太太走。”梁大夫道。

    “等一下。”

    “昌平,你还有什么吩咐?”族长道。

    “让昌平去看看老太爷和太太,昌平一定要给二老磕几个头再走。”昌平公主一边说,一边试图站起身。

    大家看着族长。

    族长点了一下头。于是,程向南和谭为仁,还有梅子搀扶着昌平公主走出东堂,按照族长的吩咐,几个族人正在布置灵堂。

    十几个女人正坐在西堂里面缝制孝帽和孝服。

    谭国凯不在,昌平公主即将离去,但老太爷和老太太的后事正在有条不紊地进行着。

    谭氏家族是一个非常优秀的家族,他之所以兴旺发达,应该是有原因的。

    十几个正在缝制孝帽孝服的女人,看到几个人架着昌平公主走出东堂,便冲出西堂。

    大家跟在昌平公主的后面,走进大殿。

    神像前并排放着两块门板,老太爷躺在右边的门板上,老太太躺在左边的门板上,两口刻着金色“寿”字的黑漆棺材停放在两边。

    几十个人跪在两边,整个大殿里面充满的哽咽啜泣之声。

    两位老人的身上盖着红色的丝绸被面,脸上盖着黄色的纸,脚上穿着寿鞋,两只脚用一根红色的绳子拴在一起,门板的两头各点着一盏长明灯。

    门板的前面个放着一个蜡烛,蜡烛前放着一个火盆。

    两个年轻的后生正在往火盆里面扔纸钱。

    火盆前还放了几个蒲垫子。

    昌平公主用衣袖擦干净脸上的泪,在中间一个蒲垫子上跪下,谭家的人跪在昌平公主的后面。

    昌平公主往两个火盆里面放了一些纸钱,然后直起身,用沙哑的声音道:“国凯生死未卜,不孝儿媳昌平跪拜父亲母亲灵前。为保我谭家的血脉,昌平要带他们暂离故土。”

    眼泪迷住了昌平公主的双眼,她用衣袖拭去眼中的泪水:“昌平在这里立下誓言,有朝一日,一定和国凯携全家再拜二老灵前。父亲、母亲大人,儿媳和全家祝二老一路走好。”

    昌平公主说完后,匍匐在地,磕了三个头。

    紧接着,族长和十几个族人将大家送出祠堂后面的小门,姬飞背着昌平公主走在前面。

    祠堂的西南角上有一个小门,小门外有一条东西走向的小巷子,出小巷子就是西街。荣家就在二亭的南边一条巷子里面。

    三拨人在巷口分手,一拨人去了镇西口的松树林,一拨人穿过西街进入另一条巷子,走出这条巷子,再朝南走一段路,就是谭家的漕运码头,一拨人随荣夫人母女俩去了荣家。

    程家班则选择经中街出歇马镇。

    待四拨人消失在众人的视线外以后,族长等人回到了祠堂。

    掌灯时分,祠堂里面和祠堂外面的人越来越多,除了谭氏家族的人,还有很多镇上的人。

    霍家、马家、荣家来了不少人,谭家人不在,但人们照常奔丧。

    几个女人忙着给前来奔丧的人发孝帽和孝服。

    男人发孝帽,孝带,女人发孝服和孝带,所谓孝服就是一块长长的白布,女人将白布往头上一顶,在后脑勺处钉上几针,用孝带将长长的白布系在腰上。

    十几个女人忙不过来,因为来的人太多,族长临时又增加了几个女人。

    灵堂已经布置好,族长还安排人在灵堂外搭了一个很大的棚子。

    晚饭之前,来了一个唢呐班,这个唢呐班是歇马镇唯一一个唢呐班,族长没有派人请他们,是他们自己来的。

    只要是歇马镇的人,都受过谭家恩惠,谭家在歇马镇修桥铺路,造福乡里,所有人都是不请自来的。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