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九十二章、就等跳坑了(第3/4页)  神圣罗马帝国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进行决战,现在英国远征军同样是元气大伤,我们只要有两个主力师就可以干掉他们。

    现在我们要和敌人拼时间,谁能够更快的增援前线,谁就能够赢得这次会战的胜利。”

    毫无疑问,他这是谁都不支持了。对于两名业余选手充当专业人士的做法,伊万诺维奇是非常的不满,只不过惹不起两个大佬。

    尼古拉一世是一名军人,军事素养怎么样姑且不论,基本常识他还是清楚的,自然明白伊万诺维奇的建议要比前面两位要靠谱的多。

    “把利沃夫地区的五个师掉上去,换下参加索非亚战役的部队,再调动莫斯科地区的八个师去替换斯利文前线损失惨重的部队。

    命令乌克兰地区的部队,严防敌人登陆,尤其是克里米亚半岛,不要让敌人钻了空子。”

    “是,陛下。”伊万诺维奇回答道

    兵多的好处这个时候就体现了出来,俄国人可以在最短的时间内调动援军。

    可惜这个好处,在战场上的体现就有些苍白无力了。糟糕的交通运输,制约了俄国人的兵力调动速度。

    索非亚战役结束了大半个月,这个时候沙皇政府才做出了决议,已经浪费了大量的时间,等这些军队抵达前线的时候,已经是一个多月后了。

    不管怎么说,这次索非亚战役俄国人还是表现及格了。奥斯曼帝国在巴尔干半岛的统治变得摇摇欲坠,这个时候苏丹政府已经没有力量再增援前线了。

    这意味着法国人的好日子结束了,半年时间奥斯曼帝国损失超过了三十万,现在苏丹政府急着对付杀入色雷斯的希腊人,连补充力量都没有了。

    艾马布勒·让·雅克·佩利西耶第一次发现,原来奥斯曼帝国还是这么的重要。炮灰数量不足,法国远征军就不得不自己顶上去。

    消耗战可不好玩儿,几乎每天都要打残一个团,这种损失可不是那么容易承受的。前面都是奥斯曼炮灰顶着,他们不觉得有什么,现在就知道厉害了。

    缅什可夫完全是一副不要命的打法,隔三差五发动一次大进攻,一仗下来双方都是哀嚎一片。

    十七万法国远征军,现在还有战斗力就只剩十万不到了。剩下的不是都死了,也不是都变成了伤员,而是因为部队被打残了建制,不得不撤下去修整。

    实际上法军损失和英国人差不多,都付出了四万多人的伤亡,不过他们兵多可以承受这种强度的损失。

    法国国内已经给他们提供了两次补充兵,总人数高达4.8万人,现在法军的总人数并没有下降。艾马布勒·让·雅克·佩利西耶还是有经验的,知道让部队轮流上战场,没有把一支部队往死里用。

    即便是如此,基层的营连级部队,也常常被打没了建制。这是没有办法的事情,敌人的一轮攻击下来,往往顶在前面的几个连就报销了。

    从这方面来看,英国人就要差远了。当然这是陆权国家,和海权国家的区别。即便是拿破仑三世在清除异己,也没有在这些问题上搞过小动作。

    因此战斗进行到了现在,法国人依然是实力犹存,如果可以修整一两个月,让他们把失去的建制重建起来,又可以恢复到巅峰。

    时间是一个硬伤,俄国人显然不会给他们这个机会,尽管俄国人的伤亡也不小,可是灰色牲口好忽悠。

    在缅什可夫许诺的美好未来面前,俄国士兵又鼓起勇气走上了战场,这一点是英法军队无论如何也比不了的。

    毛熊的农奴兵,头脑简单基本上都是文盲,只需要给他们许诺自由、土地,这些人就可以舍生忘死的在战场上卖命。

    换了英法士兵,估计理都不会有人理。大家都学精了,这点儿小把戏诱惑不了他们,最关键的是大家都知道本土没有土地可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