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一千零二十八 标点符号大革命(下)(第3/3页)  东汉末年枭雄志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他想着逐步争取更多站在自己这边的官员,逐步培养提拔支持标点符号大革命的官员,使他们在各级政府中占据一定比例。

    比例达到一定程度之后,士族作为一个集团存在,就将被郭某人集体抛弃,集体改造。

    而家有家法传承的顶级士族和跟他们关系亲近的一流士族必然是郭某人的反对者。

    这一类行为的受害者——寒门官僚和更加凄苦的黎庶官僚,那必然是郭某人的支持者。

    只是在中央,支持的绝对比反对的要少,反对的会非常多。

    标点符号的出现根本就是要掘他们祖坟的行为,他们能接受就怪了。

    别说利益直接相关的拥有解释权的顶级士族。

    还有和他们关系亲近,也有家法内部传承的一流士族,就算是处在士族鄙视链底端的二三四流小士族都未必会支持郭某人。

    标点符号大革命,针对的是全体想要垄断文化维护自身利益的士人,针对的是全体想要当文化贵族的人,而在这个群体里,持相反态度的人必然会很少。

    有背叛阶级的个人,但是没有背叛阶级的阶级。

    郭某人没有精力去挨个的寻找到愿意背叛阶级的个人,只能说在未来的大革命里,这样的人会出现。

    郭某人要做的,是确保在这场大革命中、在不会妥协的士人官僚全方位对抗郭某人的情况下维持国家政府正常运转不至于瘫痪。

    这是最重要的前提,他要能维持政府的正常运转,国家行政机器和暴力机器可以正常运转。

    然后才能大规模迫害士人。

    杀戮,流放,降职,打压。

    有了这个底气,郭某人才敢于对士人进行全方位的打击,甚至是进行肉体消灭,将这整个集团消灭、改造、强行解决。

    有了这个底气,哪怕为此诛杀数万人,杀到血流成河尸积成山的的地步,郭某人也要完成这场至关重要的标点符号大革命。

    为此,郭某人早已默默进行着准备。

    首先把基层乡村全部掌握在自己手里。

    创立新的基层政权,绕开传统的州郡县三级,把乡村两级更基础的政权完全掌握在手。

    让皇权直接深入地方,扎根地方,把持住自己的基本盘。

    乡村掌握在手,基本盘就在,郭某人就能屹立不倒,哪怕是全国范围内的军管这种极端状态下也能维持一段时间的政权存在。

    士人阶层没有在乡村两级担任官员的存在。

    真正意义上的一个都没有。

    高贵的士人不屑于接触卑贱肮脏的泥腿子,在他们眼里,乡村二级政权就是泥腿子们的猪圈,自留地。

    这两级,无论发生什么,都是稳的。

    在乡村政权稳定以来,郭某人以乡村为根基,不断安排太学里出来的寒门子弟和黎庶官员向上冲击,在县级政权之中担任辅佐官吏。

    这是郭某人为黎庶官员争取到的目前为止最大的权益。

    能让他们进入县级政府担任辅佐官吏。

    魏帝国建立起来以后,地方官员被郭某人限制了辟召权,地方主要行政官员的辅佐官员也有相当一部分是中央吏部指名委任,而不是地方官员自行辟召。

    这就给郭某人发动这些人抢占县级政权的主导权和话语权创造了机遇。

    光乡村二级政权还不够。

    县级政权里也要这样。

    只要能在村乡县三级政权之中用寒门豪强出身的官员和黎庶出身的官员占据主导地位,那么发动标点符号大革命的最基础条件就已经具备了。快眼看书小说阅读_www.bookcu.com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