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二十五章 两军会师(第1/2页)  附身高顺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沮授此时已经率部来到邯郸城里,看到这一幕后,不禁捋了捋额下长髯。他微微一笑道:“陶升!我们高中郎将的麾下皆是信人,说话算数的!希望你以后重新做人,好自为之!”

    见主将都发话,陶升才相信甘宁所言属实。他朝甘宁和沮授二人躬身行礼后,才猛然一回头,冲入夜色中。

    今夜又是一个不眠之夜。沮授率部在邯郸城里忙碌了好久,才安顿好俘虏、辎重和粮草等等。直到雄鸡报晓三次,晨曦在东方显露时,沮授才率领部队离开了邯郸城。他命令部队马不停蹄,直奔魏郡的梁期县城而来。

    直到晌午时分,沮授等人才安扎好营寨,准备休整一日再做打算。这时候,负责转运俘虏部曲的太史慈、荀彧等人已经率部而来。随之而来的,还有被高顺调来麾下效命的王脩和邴原二人。众人分别多日,自然要摆宴庆贺一番。

    ……

    却说高顺。他等关羽等人率部而回后,休整了一夜才拔营离开安平国。而此时的安平国境内,也是没有一个黄巾叛军了。不过,安平国此时已民生凋零,残破不堪。不但黄巾叛军不愿来,帝国的大军也不愿来此驻扎。

    高顺等人一路前驱,渡过绛水,在东武城县稍作休息。东武城是崔琰的老家,崔氏在此地一家独大。黄巾军来袭时,崔氏自发组织部曲进驻东武城县城内,才力保此城不失。见高顺引几十万大军前来,围攻东武城的黄巾军早就撤离此地。

    崔琰如今是高顺麾下的典军都尉,秩比二千石的大员,算是衣锦还乡了。崔氏的族长很热情,非要摆宴招待高顺等人。高顺以大军要光复甘陵县为借口,婉拒此事。他让崔琰留下,休息半日后再去和大军汇合。

    随后,高顺引军南下,在日落之前来到了甘陵城外。甘陵城是最早陷落的县城,住在城里的甘陵王已被张角斩杀,头颅此时还悬挂在瘿陶城外的旗杆上。

    甘陵城的守将有两位,一位是于氐根,一位是郭大贤。见高顺率领四十多万人前来,他们二人率领三十多万大军严阵以待,甚至还把四大城门都封堵死。看样子,他们决心已下,要和甘陵城共存亡。

    勘察完地形后,高顺第一次出现眉头紧锁的情况。他迎着血色晚霞的余辉,策马冲锋了好久才恢复常态。

    “高中郎将!你是在为怎么攻破甘陵城而发愁么?”看到这一幕,荀攸策马来到高顺身前,神情惊讶的问话。

    闻言,高顺却摇了摇头。

    戏忠见此,却唏嘘道:“主公这是在担心甘陵城里的黔首!会不会出现人吃人的情况?”他确实一语中的,猜中了高顺的心思。

    高顺曾经听说过,三国历史上的曹操、刘备和袁术等人,都曾经吃过人肉。他不想这样的丑事因为自己而出现,所以才有些郁闷。“明日发兵魏郡!”一念至此,高顺喃喃一语。

    “此策甚妙啊!”闻言后,戏忠赞叹道。听到这,荀攸和娄圭也同时眼睛一亮,大叫道:“采!中郎将此计甚妙!”

    见三人都如此赞叹,高顺也明白其中的味道。这叫欲情故纵之计,先撤离军队麻痹敌人,再派伏兵一击。确实是个好计谋,戏忠不愧有急智,要略胜荀攸一筹。

    一念至此,高顺心情大好起来。掌灯时分,还在大营里大摆宴席,招待所有兵卒,也包括率领一千家族部曲而回的崔琰。

    第二日清晨,高顺拔营直驱魏郡斥丘县。夕阳西下时,他和率部而来的沮授部兵合一处。此时,高顺的麾下有六十万大军。当然,其中有三十万人全是妇孺老幼。当晚,高顺在中军大帐里召开军事会议,讨论怎么驱逐黄巾军。

    一番讨论后,高顺最后定下:钟繇为东路大军都督,统领太史慈部、王脩部和邴原部等三万步骑,负责剿灭青州平原国的黄巾军;沮授为西路大军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