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52,围城(第1/2页)  这个作者来自地球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王昀暄回到宿舍的时候,天已经黑了。

    从一楼爬到五楼,王昀暄发现大多数寝室的门都已经紧锁,并不宽敞的走廊上,只有寥寥几人。

    一副落寞的景象。

    王昀暄打开寝室门,拿出已经放好的电脑,在这没人打扰的时刻,他必须做点什么。

    打开记事薄,王昀暄在上面打出两个字——《围城》。

    自从知晓华国传统文学和网络文学的矛盾以后,王昀暄一直在思考应该首先搬运哪一本传统文学。

    老实说,中华五千年的历史,每一本著作都极为经典,是那些大文豪的智慧结晶,能够引起人们精神上的共鸣。

    搬运《围城》是王昀暄经过深思熟虑以后,用点兵点将的方法选到的。

    《围城》是钱钟书大家仅有的一部长篇小说,堪称华夏长篇传统小说的经典。

    前世,王昀暄对《围城》进行了各个方面的研究,十分仔细,脑海里还保留着大部分《围城》中的经典语录。

    例如:“天下只有两种人,比如一串葡萄到手,一种人挑最好的先吃,另一种人把最好的留到最后吃,照例第一种人应该乐观,因为他每吃一颗都是吃剩的葡萄里最好的;第二种人应该悲观,因为他每吃一颗都是吃剩的葡萄里最坏的,不过事实却适得其反,缘故是第二种人还有希望,第一种人只有回忆。”

    希望远远比回忆更让人值得期待。

    再例如:“婚姻是一座围城,城外的人想进去,城里的人想出来。”

    “对于丑人,细看是一种残忍。”

    ……

    王昀暄在码字之前,先打开了文学论坛。

    果然不出他所料,《论传统文学与网文和平共处的可能性》才发表几天时间,下面就多出了上千条评论,看起来远比之前发表的《文学作品的没落与崛起》更受欢迎。

    并且两者都有一个共同点——评论区基本上都是说王昀暄不知天高地厚,妄加评论云云。

    好评屈指可数。

    王昀暄笑了笑,老实说,他还真不知道天有多高地有多厚,这涉及到了物理,数学以及地理等学科,不在他认知的范畴。

    另外,《围城》写出来,王昀暄准备直接在文学论坛发表。

    没错,这真的是王昀暄考虑以后的选择。

    对于名气,王昀暄没有太大的追求,他更喜欢做一名幕后高人,给人一种神秘感。

    在金钱方面,《斗破苍穹》现在可以说是日进斗金,王昀暄估计下个月的稿费妥妥的破五万。

    因此,王昀暄才会选择用这个随手注册的怼天怼地怼空气账号发布《围城》。

    同时,王昀暄也不用担心在网上发布会被别人进行第二次搬运。

    华国虽然对于网文盗版的打击力度不大,但是对于传统文学盗版的打击力度是非常大的。

    不经过作者允许而随意迁移别人的作品,被发现后不仅会身败名裂,情节严重者还会有牢狱之灾。

    这也是传统作者地位较高的一个主要原因。

    王昀暄看了一些评论后,回到了文学论坛的个人页面,发现关注他的粉丝竟然有一千零一十二人,其中不乏一些知名大家,更有两名三星作者。

    王昀暄退出文学论坛,平复了一下心情,开始了他的精彩表演。

    ……………

    赵文强是一名一星传统作者,他创作的《梦,遗落在草原里》出版之后,销售出上千本。

    所以他在齐林市也颇有地位。

    前几天,张文强在千度的文学论坛上发现一篇名叫《论传统文学与网文和平共处的可能性》惹起了人们的争议。

    有人说这是一篇不可多得的良心之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