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71,一篇文章引起的风波(第1/2页)  这个作者来自地球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嗯,好,没问题。先这样吧,拜拜。”

    吴连城挂断电话,目光转移到了桌上。

    电话是周宏宇打来的,说是叫他准备一篇关于指导大学新生的演讲稿,等开学的时候要用。

    他思考了几分钟,拿起桌上的纸和笔,刷刷刷的开始写起了演讲稿,这种活,对他来说没有一点挑战性。

    半个小时不到,他便写好了一篇《大学新生的学习指导》。

    吴连城放下笔,仔细观赏了一遍自己写的文章,微微点头。

    看来自己的笔力不减当年。

    放下写好的稿子,吴连城打开电脑,看起了昨天更新的《围城》。

    看完以后,他突发奇想,不知道老先生对于当代大学生,会有什么样的看法?

    于是他在《围城》的评论区留下了一条评论。

    “方才阅完最新章节,深感老先生文采斐然,描写清晰,剧情布局十分流畅合理,使人阅后,身心愉悦。

    在下有一问题,还麻烦老先生解答一二——不知老先生对于当代大学生有何看法?”

    吴连城留下问题以后,开始整理桌上的重要报告。

    至于老先生会不会回答他的问题,他不敢确定。

    在《围城》的评论区每天都有各种各样的奇怪问题,老先生偶尔会回答一二,一些无比正经的问题,老先生反而没有回答。

    这样的性格,让所有的书迷都猜不透老先生到底是个怎么样的人。

    …………

    “咦,院长的留言?”

    王昀暄浏览文学论坛时,看见了吴连城的留言,还是在《围城》的评论区下看见的。

    “关于当代大学生的看法?”王昀暄自言自语了一句。

    他想起了四书之一的《大学》开头那篇文章。

    这个平行世界流传下来的文学著作很稀少,地球上的四书五经,在这里只有一书二经,缺失十分严重。

    而程颐,程颢两兄弟从《礼记》二十四篇当中抽取出来的四书之一的《大学》,便是其中缺失的一本。

    《大学》开头的那篇文章,这里自然也不复存在。

    王昀暄准备以此为引,发表一篇文章,如果有机会,他会把缺失的四书五经慢慢补齐。

    论坛中现在还没有人知道他现实中的身份,只是有很多人猜测他的年龄不下八十岁。

    王昀暄经常看着论坛里书友的争论,也不作解释,就是要让这个身份看起来更加神秘一点才好。

    说做就做,王昀暄直接开始码字,准备单独发表文章。

    在开头,王昀暄解释了一下创作这篇文章的由来。

    “偶然发现评论区有读者问我,我眼中当代大学生该当如何?我想了一下,觉得灵感来了,便写了一篇文章。”

    “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

    知止而后有定,定而后能静,静而后能安,安而后能虑,虑而后能得。物有本末,事有终始。知所先后,则近道矣。

    古之欲明明德于天下者,先治其国。欲治其国者,先齐其家。欲齐其家者,先修其身。欲修其身者,先正其心。欲正其心者,先诚其意。欲诚其意者,先致其知;致知在格物。

    物格而后知至,知至而后意诚,意诚而后心正,心正而后身修,身修而后家齐,家齐而后国治,国治而后天下平。

    ……”

    文章很快便写好了,王昀暄只是引用了开头的几段,后面部分是他结合前世的见识,提出的见解。

    全部搬运《大学》开篇,牵扯到的历史太多,循序渐进才是关键。

    写完后,王昀暄点击发布。

    于是,文学论坛掀起了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