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二十四章 契苾部落 第五节(第2/3页)  武林风雨录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传唐朝一代英主唐太宗李世民随身佩刀便命定唐刀,至于这天策弓,如今想来,自然是李世民未曾称帝之时,曾被封为天策上将,这弓便是以此得名了!

    “徒郎?徒郎?”卢颖儿满面诧异,嘴里翻来覆去念诵那徒郎二字,猛然一抬头道:“徒郎切为唐,你不叫做李徒郎,你叫做李唐!”

    “哈哈哈!”李徒郎一阵大笑道:“姑娘才华非凡,在下果然叫做李唐,不止我叫做李唐,我父我祖也叫做李唐,以示不忘根本之意。”迟老道脸上也是有些震惊道:“你如此念念不忘李唐,难不成如今唐朝后人,还意欲复国么?”

    “老丈差矣!”李唐一笑道:“唐朝已亡数百年,当年繁华,也不过是故老旧谈,史书记载而已,就如长安大明宫之盛,如今也不过是一片残垣断壁罢了,只是这李唐之名,起于太祖太宗,后人岂可不时刻铭记于心?用此名字,只是不忘自己来历而已,我往常倒是不常用李唐这个名字,向来是叫做李徒郎的。”说罢翻身上马,脸上神情一黯道:“今日败在老丈和这位兄弟手上,李徒郎心服口服,看来我这身武功,也不过如此而已,往日里只是没碰上高人罢了!今日定唐刀已失,还望老丈和这位兄弟,不要让此刀蒙尘才好,在下告辞!”跟着便拨转马头,就要驰去!

    “你这定唐刀难道不要了么?”卢颖儿见他失了刀,也不来要,便要上马而去,赶忙大叫一声到,李徒郎就马上回头慨然笑道:“此刀数百年前就该失去了,若不是当日千牛卫抵死相拼,连我李徒郎今日都没有,今日落在两位高手手中,也算是物有所归,两位都是武林高人,自然知道此刀非比凡铁,必然精心保护,倒比在我手中,他日不知失落何方要好得多!”

    “且慢!”宇文远听了半晌,猛然想起当日在岳飞墓前,自己师父和师姐所说千牛卫往事,心中已知这李徒郎方才为何要买自己手上短刀,见他这就要远去,赶忙出声喝道:“大厦已倾,子嗣何存。若得十午,直上青云,你便是那何存的子嗣么?”迟老道与卢颖儿从未听过这四句,都是一愣,不知什么意思,李徒郎却是脸色一变,翻身跳下马来道:“你真是千牛卫后人?”

    “千牛卫?!”迟老道虽是多少知道其中些许事情,却并不详细,卢颖儿更是知之甚少,宇文远看着李徒郎一脸惊讶道:“我不是千牛卫后人,不过跟着千牛卫倒有几分渊源!难怪你一直看我手中千牛刀!”迟老道却是面色郑重,将手中定唐刀交到李徒郎手中道:“来来来,且莫忙着走,咱们不妨听听这其中究竟是怎样一回事情!”卢颖儿也急忙道:“对对对,看来你跟远哥倒是有些渊源,让远哥说说方才那四句,到底甚么意思!”李徒郎见他三人果然与千牛卫有些关系,便依言过来,四人坐在地上,宇文远将自己这把刀来历,余南山如何获刀,又如何因此刀罹难,连同那刀谱之事都说了一遍,他生性耿直,如今又见了这定唐刀,已知此人必是当年千牛卫拼死护送的唐朝后人,最后便道:“这千牛刀,连这刀谱,原本就该是你的,只是那刀谱我并未带在身旁,改日丁当奉还,就是这刀谱中武功,也可尽数告知与你!”

    “哈哈哈,宇文兄弟果然是个豪情之人!”李徒郎听得宇文远说完,神情黯然良久,忽然放声大笑,摇了摇头道:“无论是这千牛刀,还是这解牛刀谱,在下都不要!当年千牛卫拼死将我祖上救出,送到这草原一处隐秘之地,以图复国之后再行南归长安,其实一朝灭而一朝起,自古多有复国之人,哪有复国之事?当年三国鼎立,刘玄德据守西蜀,谋图光复大汉,武有关张赵之勇,文有诸葛之能,可惜天下人心已散,岂能复聚?我这一支,到我祖父之时,对这光复盛唐之事已不做痴想,天下若有明主,何朝何代不是盛唐?唐朝若无民心,便是复国又有何益?徒增战乱而已,只是怕这世间仍有千牛卫后人,以此为志,孜孜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