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210章管好你的嘴巴(第1/3页)  朕有九条命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那个时候纪云的意见刚刚开始和卫荀不和,但两人并没有闹掰,不过卫荀那阵子一直在生纪云的闷气,所以当她那天看到纪云担忧她的样子并没有多感动,反而傲娇的怼了一句问纪云还知道关心她。纪云当时并未回答,只是吩咐林子让其照顾好卫荀,说完便出了太子宫。

    打那以后,御膳房的太监陆陆续续被换了,新来的膳食太监不是纪云七大姑八大姨家的儿子就是和纪云沾亲带故的其他人,鉴于纪云那时候已经表现出了他在朝堂的野心,卫荀还以为那是纪云在扩充自己的实力,现在想来,自从御膳房的太监几乎都变成纪云的人,她的膳食似乎没有再出过任何纰漏。

    以前没想到不是因为卫荀粗心和傻白,而是那时房炫龄他们已经和卫荀严重不对付对她这个太子整天指手画脚,太傅耿忠每天又在给卫荀教习治国的那些大道理,卫荀忙着应付房炫龄和耿忠都来不及,隔三差五还得面临被杀手行刺,实在没有太大精力放在纪云身上。再者,一个男人要是突然变心了很多时候是没有原因的,变心了就是变心了,就像罗公远一样,卫荀又不傻,罗公远和她相处时一点一滴她分明能感受到罗公远对她的情意,虽然未必见得有她那时对他那般情深义重痴情一片,但至少她能笃定自己在他心尖上是有一定位置的,可是罗公远最后却拿剑刺向了她。

    严格来说,被罗公远背叛以后,卫荀骨子里已经不太相信这世上的任何男人了,就连情人都能背叛你都能被人收买都能从一开始接近你就是为了杀你,那你的朋友为何就不能背叛你为何就不能想杀你。

    可现在想来,纪云虽然在朝堂意见和她经常不符,有时也似乎和房炫龄穿同一条裤子,甚至于还多次间或委婉间或直白的拿着她是个女子当皇帝于理不合来说事,但纪云并未和房炫龄站成统一战线,他在朝堂有属于自己的势力和立场。

    现今大魏国朝堂的大臣,大致可以归为三派,第一派保皇派,以太傅耿忠襄阳王这些老臣为首。

    第二派丞相派,以房炫龄五位摄政大臣为首,占据一半以上。

    第三派中立派,江都府尹沈京兵和大学士纪云都算中立派,他们不参与卫荀这个皇上和丞相房炫龄之间的争斗,优先考虑的是百姓的利益。

    也就是说,纪云虽然经常和她作对,但至少没有成为房炫龄的人,越想卫荀的眼眸越凝重:难道说,纪云这些年都不曾娶亲当真是因为寡人?可他为何要在明面上和寡人作对而不是帮衬寡人?为何从未对寡人坦白心意,就因为寡人是皇帝他是臣子君臣有别?还是他不想入住后宫和别的男人争宠?可寡人偌大的后宫一个男人都没有啊。

    丁惟庸这个人孤傲保守,性子直爽,那张嘴不知道得罪了多少人,他平日里习惯了有什么说什么,爱憎分明的就跟个毛头伙子一样跟他的年纪大不相符,其实他也知道当着皇上的面提到一个大臣对皇帝有非分之想是一件多么逾距多么不和体制之事,但要说丁惟庸在朝堂比较欣赏比较敬重的大臣,首当其冲非纪云莫属。

    由于互为同僚的关系,丁惟庸每日都和纪云接触,纪云的为人处事丁惟庸看在眼里记在心里,年轻一辈的后生当中像纪云这种有才华有能力有人品做事认真一丝不苟又处处为百姓着想为大魏江山社稷着想的实在凤毛麟角,可以说丁惟庸被纪云给吸粉了。

    看皇上在误会纪大人,丁惟庸脑子一热,根本顾不上别的张口就替纪云辩白,这才说出了那种大逆不道之言。

    其实竹篮子倒豆一通说完以后丁惟庸也有些后悔,生怕龙颜大怒砍了他的头,但说出去的话覆水难收,丁惟庸惟有期盼皇上对纪大人还有旧情。

    说到这个,丁惟庸以前就曾经听说过纪云和皇上还有建文太子三人之间的友情,但男女之间哪来的什么友情?丁惟庸这个人一点都不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