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322章 国士之才(第1/2页)  邻家有女名貂蝉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郭图知道姚氏和韩芷的身份,自然不敢轻易地让她们死,到底是韩统的妻子女儿。

    谁知道韦尤会不会哪天又与韩统相认,等到韩统从辽东流放回来,若是知道妻子女儿死了,难保就不会找他算账,到时候就麻烦了。

    韩芷休养几天渐渐地恢复,又回到原来的地方去做事,性情大变,一向娇纵任性的她变成了沉默寡言、胆小懦弱。

    她心里很清楚,尤其是那天发生的事,正如她父亲所说原本只是将他免官抄家,是姚氏逼着他去求情,结果他们才会变成这般模样。

    况且,韩芷也十分地了解姚氏的秉性,若不是她怂恿父亲去作恶,以韩统老实巴交的性子,根本就不会贪赃枉法,落得如今这田地。

    正因为是这样,韩芷才无比痛恨姚氏,看都不想看她,更不想跟她说只言片语,任凭姚氏在那里指划,视而不见。

    姚氏心中气苦,偏偏又什么都说不出,别提多难受了。

    她再痛恨韦尤,也没有用,丈夫韩统被流放到了辽东,儿子韩蒙抓去了做苦役,女儿韩芷在她的身边,却是视她有如陌路。

    离开鄢陵以后,韦尤与陈群、刘晔、刘巴等人去了一趟设置在陈国的阳夏学院。

    经过几个月的筹办和准备,阳夏书院终于成为了继东海学院、巨鹿学院之后的第三所学院。

    院长司马徽与刘晔、刘巴几番交流后,忍不住对韦尤、陈群道:“刘晔、刘巴,国士之才,大将军得此两人相助,必然能够早日平定天下战乱!”

    司马徽作为阳夏书院院长,看人的眼光自然不会太差,显然很欣赏刘晔、刘巴两人的才能。

    他有知人之明,为人清雅,学识广博,精通道学、奇门、兵法、经学,在荆州时与汉末名士宋忠齐名。

    司马徽说过最有名的一句话就是“卧龙、凤雏,得一可安天下!”

    虽然也算不上有多么准确,可是至少能说明他的眼光十分地精准,当时可没有多少知道诸葛亮、庞统,更没有知道他们的能耐有多厉害。

    刘晔七岁之时,他母亲去世,临终前对他说刘晔父亲刘普的仆人有诬害人的秉性,她担心自己死后会出乱局,希望他和他哥哥刘涣长大后能除去此人。

    刘晔十三岁时就按母亲遗命,斩杀了刘普宠信的仆人,而后又坦然地向刘普请罪。刘普原先大怒,但知道刘晔的动机后对他十分的欣赏,没有苛责他。

    等到天下大乱,扬州地方的豪强们大多不愿抑强扶弱且狡猾残暴。

    扬州当地有郑宝、张多、许干等人拥兵自重,其中以郑宝最为骁勇果断,才能和力气都很突出,为当地人所忌惮。

    郑宝忌惮韦尤在徐州和豫州部署的强大兵力,想要掳掠百姓渡过长江到江南地区,看中了刘晔是当地的皇族名人,强逼他倡导这个计谋。

    刘晔得到消息感到非常担忧,于是躲藏起来,派人到下邳向主政徐州的荀攸求助。

    荀攸在徐州听说刘晔的名声,便派使者到扬州去见刘晔。

    刘晔去见使者,论及当前的形势,并邀请使者在他那里停留数日。

    郑宝获悉此事带数百人带着牛和酒迎接使者,并等待刘晔。

    刘晔在中门外设酒菜饭席给郑宝的部众,自己则与郑宝在内宴饮,并暗中要人借敬酒的机会杀掉郑宝。

    郑宝却不好酒,并且很留意他们,令那人不敢下手。

    刘晔于是亲手用佩刀斩杀了郑宝,并斩他的头下来,向他的部众恐吓:“大将军有令,敢有妄动的人,与郑宝同罪。”

    郑宝的部众见此都很震惊和害怕,跑回营舍。

    当时营中尚有精兵数千,刘晔为防他们作乱,即骑郑宝的马匹到郑宝的营门前,向一些首领陈说祸福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