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九十二章(第1/2页)  春山春水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张清明浏览了三张试卷,心里有说不出的轻松--好些题都是他做的起的,至于时事政治题,也基本上是他知道的。他本来就喜欢听广播,一般听过的新闻他都是记住了的,其中有一道题是问****十三届四中全会是几月召开的?****十三届四中全会六月才召开,那道题简直是送分给他了。

    张清明很轻松的在很多人还在抠脑壳、咬笔头的时候就做完题,第一个交卷了。

    考试成绩第二天就在苍龙镇街上张贴出来了--张清泉以九十二分的成绩名列第一。他激动不已,要当农技员的心愿就要实现了――还有面试和政审。政审张清泉不虚,他家的家庭没有历史问题是清白的。他最虚火的是面试,听说是镇上的领导要亲自提问,镇上那些领导他一个也不熟悉。更让他担心的是进入前十名的另外九个,听说有的在县上、镇上还有亲戚,就是县上没亲戚的,也人托人在找镇上的领导开后门。

    张清明没有找人,他也没人可找。更何况,笔试九十一分的还有十三个人。面试把他刷下来的可能性很大。他知道他面前是一条很深很宽的河,他要靠自己凫水过去很难。尽管难,他还是要试试。

    又过了三天就是面试。面试还是在电影院里。所有参加面试的人都站在电影院侧门外,来面试的领导在里面,工作人员喊一个进去一个,那情形有些像排队上医院的门诊。面试的顺序是倒起来的,张清明排在了最后。排在最后对张清泉很不利,一般来讲,先进去的领导势必要格外注意一些,对比性小,打分就会高一些,而且,开始领导也不累,不累,那感觉就要好一些,也有耐性。

    前面的人,有的进去好久才出来,一个一个,轮得很慢。张清明心里开始七上八下的了。尽管他考试成绩第一,但是,面试成绩确实无法估计的,也不是他能够掌握的了。很多东西说不清楚很微妙。

    张清明不停地捏着左手食指,手心都渗出了汗来。他闭上了眼睛,努力让自己平静下来。他在心里对自己说,不要乱想,不要心慌,既然自己无法预料的结果,就不要管它。顺其自然吧。就是录取不上也没有什么大不了的事。

    “张清明--”一个女工作人员喊张清明,“该你了。”

    张清明猛的睁开眼睛,几乎是小跑进电影院的。在电影院的台子上,有三个中年人做在条桌后面,中间一个穿黑色短袖衫是苍龙镇党委副书记蒋新田,左边一个穿深红色长袖衬衣的是冬阳县农牧局副局长刘建民,右边一个穿圆领灰色体恤衫是冬阳县农牧局农技站站长王光荣。刘建民、王光荣是苍龙镇专门请来的农业专家,是负责出题、改卷,并配合镇上面试选农技员的。张清明一个也不认识他们。

    蒋新田问:“你就是张清明?”张清明说:“是。”蒋新田问:“你为什么要来应聘农技员?”张清明说:“想锻炼自己,也想帮别人做些有益的事。”蒋新田说:“假如你成了农技员,第一个想法是什么?”张清明说:“服从安排。老老实实干好工作。”蒋新田停下,侧身问刘建民刘建民和王光荣:“该你们了。”刘建民说:“没有了。”王光荣:“我也不问了。”蒋新田弄着水笔说:“那你走吧。”张清明点点头“呃--”张清明嘴上答应着,心里很茫然:“才问三句话就完了,别人进来最短也是十来分钟啊?是不是他们问了那么多人问泼烦了。唉,要是开头就来就好了。”心里沮丧,给领导们鞠了个躬就出了电影院。

    已是正午,太阳热辣辣的,好晃眼睛。

    张清明走在路上心想:“那三个人,一个也没有表态,好像全在敷衍我,看来是无望了。”想着垂头丧气地慢慢走在乡野间的泥巴公路上,他不知自己回家该怎样对爹和妈妈他们说。

    乡野里的稻谷已经泛出层层的淡黄色,要不了多久就要收割了。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