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位白白胖胖,三缕长须黑黝黝的,并无半点杂色,神态安详,另一位却眉头紧锁,面色焦虑,胡须花白夹杂。
这两人,一位正是如今的南昌知府钱嘉起,一位则是以前从京城贬斥归家的前翰林院高才,与黄道周、倪元璐并以文章节义名天下,称为“三翰林”之一的杨廷麟。
杨廷麟是江西临江府人,以前在京城时曾任左庶子,充讲官兼直经筵,当时满奴多次入寇京畿一带,杨嗣昌此时正忙于围剿流贼,便力主与满奴议和,而杨廷麟则坚决反对,杨嗣昌心怀不满,对皇帝说杨廷麟精通兵法,不如到卢象升军中帮办军务。
杨廷麟到卢象升军中后不久便遇到满清大军围困,卢象升派杨廷麟去向高起潜的关宁军求助,高起潜不允,结果卢象升全军覆没,此时杨廷麟的职衔是兵部职方司主事,正好为杨嗣昌管辖,便将他以失职之罪贬归故里。
杨廷麟回到江西后,因与南昌知府钱嘉起是同年,便常年住在南昌,近期听闻扬州杨家竟与一山之隔的安国军做起了生意,心中不由大怒,先后上书袁继咸和马士英,要求严惩杨家,结果都石沉大海。
今天听说杨家的船队又来了,便不理钱嘉起劝阻,硬拉着他到城头一观究竟。
钱嘉起拗不过他,只得带着他上了城楼,实际上他在杨家也有抽头,怎么可能搭理这个闲事?
远远的,一顶绿呢大轿抬过来了,轿子两旁跟着家丁,不远处还跟着一大群扛着大包的壮丁。
杨廷麟看着这一幕双眼冒火,钱嘉起却对那些大包格外关注,马上就要七月份了,按照规矩,杨家自然要进行半年的“孝敬”,南昌城里除了巡抚、标营参将、三使司,接下来便轮到他这位南昌知府了,剩下的同知、通判诸人还轮不到杨文利亲自出马“孝敬”。
至于幽居南昌坐冷板凳的杨廷麟自然更没在他的考虑范围。
作为最重要的章江门,由于紧靠赣江,自然无须护城河护卫,不过却建有一道长达十丈的马面墙,作为南直隶的豪商,杨文利一行人一路畅通无阻地越过了吊桥,进了马面墙的大门,接着便要穿过这十丈长的甬道进到主城门。
眼下是大白天,两道城门都开着,杨文利的大轿正要穿过主城门,没想到这轿子突然停下来了。
轿子正好卡在城门之间,刚才那个给杨文利打伞的家丁一把抽出腰刀,一刀便砍在一个看守城门的兵卒身上,接着跟着轿子走的十人也纷纷拔出腰刀砍向另外的士卒。
而此时,后面跟着的扛着大包的那一百人也刚好全部进到马面墙以内,见到前面动手了,这些人也纷纷放下大包,解开麻袋后从里面取出腰刀、盾牌、弓箭!
事起仓促,两座城门的守兵都有些目瞪口呆,等他们反应过来时,对方腰刀、弓箭已经杀过来了。
“收起吊桥,快放千斤闸!”
还是经历过戎伍的杨廷麟反应更快,他大声嘶吼着,而一旁的钱嘉起则被这场突如其来的剧变吓得瑟瑟发抖,一时还忘了跑下城墙。
马面墙正对着外头的城门还有一道千斤闸,如果放下千斤闸,再收起吊桥,困在马面墙内的那一百多居心叵测的人的下场就可想而知。
杨廷麟却忧急如焚,码头附近又跑过来一大群人,他略略查看了一下,恐怕有上千人!
与寻常贼匪不同,这一千人竟然都带着铜盔,排着整整齐齐的队伍向护城河这边跑过来。
护城河到码头不过二十多丈,这些人全力奔跑的话,十个呼吸即到!
这时那一百人又分了二十人来到主城门,他们从一旁的甬道直接上了城墙,十人弓箭掩护,另十人拿着刀盾奋力向上攻击。
这时还在城门口的百姓吓得四散乱逃,城墙上也响起了报警的牛角号声,不过此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