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一百七十二章 惊涛骇浪 1 黄蜚与徐尔显(第1/3页)  明末美僮传奇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芜湖到南京不到两百里,如今西北风正紧,船只快的话一日即到。

    安国军水师的突然行动,将南京城里的潞王君臣吓了一跳。

    如今的潞王仍未称帝,他已经意识到自己座下的位子是一个烫手的山芋,刚刚坐上监国之位的满腔雄心也化为了乌有,不过事已至此,他想卸下身上的千钧重担亦不可得。

    渐渐地,其行事方式开始向以前的福王看齐了,将军国大事扔给了马士英等人,自己躲在后宫醉生梦死。

    潞王返回南京后,由于黄蜚手下仍有几百艘大船,还有一万多跟随他南下的辽东水军,加上在江南一带搜罗的民间义兵,总兵力达两万之巨。

    南京被多铎攻占后,从南京到松江这一段江面,就只剩下黄蜚这一支完整的水师了,故此,黄蜚的地位与日俱增,从原来的的芜湖水师总兵摇身一变为提督操江,而原来这一职位多半由熟知兵事的文官担任。

    不过虽然如此,黄蜚能统管的还是自己麾下那些水兵。

    驻扎南京城里的原降将卜从善手里握着两万兵马,心里却一点也没有“从善”的意思,经常与北岸的清兵沟通往来,满朝文武无可奈何,也只能睁一只眼闭一只眼,城里虽然还有方国安的一万五千人,不过方国安自从在饶州败于安国军,在安庆败于王得仁后,以往的浙东骁将完全变成了一只缩头乌龟。

    虽然新近被朝廷封了荆国公的高位,不过却一直躲在后宅花天酒地,眼见得是准备过一天算一天了,估计无论是清军二次南下抑或安国军东进,他都会毫不犹豫地投降。

    另一名大将左梦庚倒是没有像在历史上那样投降满清,其麾下尚有马进忠、惠登相、马士秀三人,精锐加起来也有两万余,倒是满朝文武倚重的对象。

    按照这样的一个局面,若是没有安国军的话,清军再次席卷江南肯定是易如反掌。

    朝廷最近倒是招募了一支新军,历经家国沦亡的惨变后,衮衮诸公似乎对这些尾大不掉的军阀失去了信心,最后在新近入阁的朱大典以及兵部左侍郎陈子龙的力劝下,启用松江豪族、原户部侍郎沈廷扬为镇江水师总兵。

    沈廷扬家里是巨富,曾上书给崇祯帝,建议不过大运河,而是从海海路运粮。他家里既是大粮商,还是大盐商,同时还是大海商,沈家在松江、江阴等地都设有船场,沈廷扬得任水师总兵以后,立即散尽家财,利用沈家以前的十几艘大海船,将其改装之后变为自己的水师船只,又招募了几千水兵。

    沈廷扬深感自己虽通于海事,对于兵事一途却不擅长,便奏请朝廷,将原江浦把总蒋若来调入其军中担任参将一职,负责具体的操练事宜,而沈家的船场也在不分昼夜地建造新船,一副只争朝夕、大干一场的架势。

    同时为了吸引黄蜚部的将士到他那里去,他让原东江镇总兵毛文龙的独子毛承祚担任镇江水师的监军,这一手倒是吸引了不少原东江镇的军将过来投奔,弄得黄蜚很是不满。

    不满归不满,黄蜚对此也无可奈何,毛承祚的名头不是他区区黄蜚可以比拟的,据说满清攻占浙江后,原毛文龙的手下孔有德、尚可喜、耿忠明等人都专程赶到杭州拜见,并奉上厚礼,其父的影响力可想而知。

    最后,从黄蜚营中跑到沈廷扬那里的水师官兵不下千人,将他的镇江水师的架子基本搭起来了。

    由于江北便是清军,左近又是安国军,黄蜚也不敢怠慢,每日亲自带着水师船只操练不辍。

    这一日,他带着十艘刚刚安置了像安国军水师那样的佛朗机炮的船只正在江上操练——九江水战的具体情形最后还是传到了他的耳里,得知贼子水师是拥有“火炮”之利后,他便敦促南京兵部督造火炮,如今刚刚装配了十艘大船。

    他学着安国军水师那样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