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一百九十三章 铁业公会与一啸堂(第1/3页)  明末美僮传奇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随着狮岭镇的蔡屋围、陆家寨被安国军压服,广州府其它地方眼见大势已去,

    各大堡寨也开始配合安国军开始清丈田亩、厘清两册。

    一月份,广州府所属十四个州县,包括南海卫、广海卫两个卫城也纷纷完成了两册的清理事宜,一月下旬开始,惠州府、肇庆府、高州府、雷州府也开始了两册厘清事宜,预计在春耕之前可全部完成此事。

    其中自然也不是一帆风顺,总有那么几个负隅顽抗的寨子,也少不了一番血雨腥风,不过在恩威并施之下,大体来说还算顺畅。

    与此同时,徐勇、郭天才的新兵招募也进展的很顺利,到一月底的时候,徐勇已经在广州府、肇庆府招募了一万两千人,郭天才也在高州府、雷州府、罗定州招募了九千人。

    两册的事情已经有了进展,可又有一件事情令李安国头疼起来。

    广东的铁器产量位居大明之冠,佛山铁器更是闻名天下,原本朝廷在广州、肇庆、韶州、惠州四地都设有官营铁坊,不过后来随着朝政败坏,官营的铁坊也逐渐衰败了,民间的铁坊却渐渐兴起。

    其中佛山的铁坊更是其中之翘楚,最后两广总督府也将火铳、火炮的单子下给佛山铁坊制作,最后佛山铁坊成了除了北京、南京之外另外能铸造红夷炮的地方。

    广东之地,煤铁资源较为丰富的地方也就是韶州、惠州两府,两地经水路将生铁运到佛山,佛山的铁坊再将生铁加工后打造军用、民用的器具,一时佛山的铁器行销大明各地,最远处还销到了南洋等地。

    如此资源,对于李安国来说,自然要掌握在官府手里,不过佛山的铁坊却不买账。

    佛山除了铁坊以外,瓷器也是一大出产,广东的高岭土质量仅次于景德镇,于是佛山在此时便成了仅次于景德镇的的大明第二大瓷器产地,由于靠近佛朗机人占领的澳门,佛山瓷器的声望一时还超过了景德镇。

    除了铁器、瓷器,佛山还是岭南大米、茶叶、丝绸的集散地,四大名镇之说也不是盖的。

    “大都督,佛山之地,各类作坊发达,其中从事铁业的便有两万多人,从事瓷器行业的有一万多人,从事纺织业的有一万多人,其它从事铁器、瓷器、丝绸、茶叶、粮食买卖的商家不计其数,大的也有几十家”

    “其中最主要的还是铁器行业,佛山只是一个镇子,先是由铁器带动,最后瓷器、丝绸、粮食、茶叶先后发展起来,如今佛山镇丁口不下五十万,与铁器相关的丁口至少占一半”

    按察司的李丰正在向李安国汇报佛山诸事宜。

    “哦?佛山产铁吗?怎地有如此多的人口从事铁业?”

    “不产,生铁多由韶州、惠州、广西输入,原本也在广州城,后来由于烟雾、声响太大,官府便让彼等搬到附近的佛山,以前叫佛山堡,后来改成佛山镇”

    “比较大的铁器作坊有三大家,分别是石湾霍氏、纲华陈氏、细巷李氏,手下各有两百到三百铁匠……”

    “啊?两三百铁匠就可称大家?”

    “大都督,这里面是有缘故的,这两三百人都是三大家的家奴,以前这三大家的手艺最好,信誉卓著,手里的订单最多,家传的手艺自然不能便宜了他人,家奴最放心,不仅如此,由于这三大家订单实在太多,区区两三百人肯定忙不过来”

    “于是彼等便将一部分单子分给了佛山其它的作坊,久而久之,近百年下来,三大家手里各控制着几千家作坊,如今除非是特别的用户,彼等的家奴轻易不会生炉子打铁,多半在各家作坊之间转悠,指导、监督其打造”

    “除了三大家之外,尚有黄氏、冼氏等十多家比较大的作坊,铁器质量比三大家稍差一些,控制的作坊的有几百家,大的也有上千家”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