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146章 放卫星(第1/2页)  回收商的万界之旅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本来,钢铁厂人员的培训是不用军工部长出马的,可上级点名,刘鹏只能放下手头的工作,跟着钢铁厂的筹备人员,一起来到酒泉。

    闲的无聊的刘鹏,开始跟着学员一起听课。

    听了几节过后,刘鹏开始跟着记笔记。

    刚开始,酒钢的讲师讲授的还是钢铁冶炼,虽然比自己曾经学过的冶金课程要稍微详尽一些,可也在刘鹏的知识体系之内,学起来也毫不费力。

    而后,在炼钢的基础上,讲师逐渐地融入了一些简单的合金冶炼常识,再往后,开始一点点地往里添加特种钢的冶炼知识……

    刘鹏开始庆幸自己不是“刺头”。

    还没等学到特种钢冶炼的兴奋劲过去,刘鹏又发现了“新大陆”:讲师在讲解轧钢时,穿插了一些金属加工工艺的小常识……

    于是,刘鹏同志彻底地投入了冶金的“怀抱”……

    尽管延州方面派出的实习人员,大都是有一定冶金基础的大学生,可学完跟钢铁冶炼相关的理论知识,也花了两个多月。

    冶金理论摸底考试过后,学员们开始实地操作。

    在实践操作的时候,刘鹏又被震撼了一把:自家学员操作的时候,酒钢方面给每个人都配上了指导老师,一对一教学。

    在学员们三班倒实习的时候,刘鹏也没有闲着,冶金理论知识刚讲完的时候,刘玄英就送给他一箱厚厚的资料:酒泉“精仿版”日式武器的设计资料和加工工艺……

    最让刘鹏感兴趣的是日本九二式步兵炮和九四式山炮配套的70毫米和75毫米弹药技术:这两种火炮,115师在平型关大捷时缴获过,后来由于缺少弹药补充,有一些火炮直接被熔掉了。

    在仔细研究了两种弹药的生产工艺之后,刘鹏发现:以延州现有的工业水平,除了火药之外,其他的基本可以自产;就连加工难度最大的引信,也因为新近得到的那批设备,不再是难题了。

    就在华共方面的人员不断汲取着新鲜知识,每天都有极大进步的时候,流云收到了远在嘉峪关的刘玄慧传来的消息:四九纯度的多晶硅可以小批量生产了……

    过了一个多月,嘉峪关的半导体研究中心的研究人员从单晶炉内取出了直径六英寸的单晶硅棒。

    切割后的单晶硅片在全自动的车间里经过氧化、光刻、扩散、外延、蒸铝等流程,变成了芯片,通过检测之后,切割封装……

    看着装在盒子里的封装好的大规模集成电路,流云的脸上露出了微笑……

    一个多月之后,酒泉工业基地所有的设计人员开始配发电子计算器,而且每个项目组的办公区域里,都配备了一台用途不详的投影仪。

    酒泉工业基地技术中心的地下机房里,看着自家老爹,将费了老大劲才鼓捣出来的大批大规模集成电路,当做辅件来配合他自己“手搓”的中央处理器,刘玄英有些无语……

    不过更让刘玄英无语的是:组装完成后,插上电源一点反应都没有的巨型大家伙,在自家老头子挥了挥手之后,“嗡嗡”地响起来……

    这是什么操作?

    更让刘玄玄英吃惊的还在后面……

    “检索资料库!”

    随着老头子一句命令,通电的彩色显示器屏幕上出现了一行字:经检索,资料库为空。

    然后流云又一挥手,再次下了“检索资料库”的命令,显示器上出现了不同的结果:经检索,在资料库里检测到如下资料……

    刘玄英两眼放光地盯着屏幕上出现的一长串资料的名称,连口水滴到地上都没发现。

    之后,流云又演示了投影仪的用法,演示完,扔给刘玄英一本说明书,就离开了机房。

    有了巨型计算机,技术中心的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