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二百零一章 豆种危机(第2/3页)  我是疯狂原始人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不干,里面就会生出小鱼儿来,也算神奇。

    到了二十一世纪,科学家也被这个课题难住。

    水中直接生长鱼苗,那是不可能的,必然有个媒介。

    最后,他们发现,原来这一切,都是鸟的功劳。

    鸟在河水池塘内饮水或者捕鱼,顺便就把水中的鱼卵粘在了羽毛和双腿上,当它在别的水面上饮水之时,便把鱼卵落在了那原本无鱼的水中。

    这,与蜜蜂授粉有着异曲同工之妙。

    黄迪满载而归,就他们十个人采的这些小黄豆,足够种植亩地之用。这还不是全部,以后黄迪会把种子当做样本分发下去,让更多的人进山去寻找豆种。

    他要把华山四峰之间的阔谷,都变成肥沃的农田。

    回到莲花峰的时候,还只是中午,黄迪第一次急的顾不上吃午饭,而是把编制鱼篓和采集野菜干果的女战奴,挑选其中年轻体力好的五十人带走。

    首先在莲花峰与东峰之间的阔谷内,开始伐木拔草。

    这是黄迪穿越到这神奇世界,开垦的第一块地,莫名的,黄迪心里有些感动,有些自豪,很复杂,但绝对是正能量的感受。

    他看着忙碌的女战奴,回想自己来这里的一年多时光。也仅仅是一年多的时间,黄迪已经带着部众开始了石器到青铜,又到铁器的演化。

    现在,他又要带着他们,把狩猎采集的原始生存方式,进化为耕种。

    这,其实才是人类战胜大自然的第一步。

    也是从这开始,人类才有了掌控一部分自然的能力。

    不要小瞧采集到耕种这一步的变化,因为正是这跨前的一步,才让更多的人在收集食物的工作之中解放出来,让人类有时间去思考,去创造,去享受。

    农耕,是原始向文明过度的最伟大的催化剂。

    武罗的铁匠班几乎是没日没夜的生产着铁器,那是黄迪给他们设计的轮班制度,一队工作十二个小时,不间断炼铁打铁。

    有着丰富的铁细菌资源,黄迪暂时不用为铁矿的问题发愁。

    而且,估计日后他更不需要为寻矿的事情烦心,因为后土部和高阳部的人,正一寸一寸的巡查华北的大地,他们比黄迪更着急寻到金属矿石。

    有了耒耜,这些年轻吃饱的女战奴,也能把阔谷内的灌木丛清扫干净。

    人多力量大,五十人用了几个小时的时间,就已经弄干净了不下两三亩地。

    黄迪拿着耒耜,一步一步的教这些女战奴如何松土,然后弄出垄和沟。

    垄和沟的出现,是农耕技术的一大创新,很科学的利用曲面,即达到了种植密度,又拥有足够的通风空间和间距,黄迪把这技术,提前了几千年带来了原始世界。

    “你们记好了,一掌长的距离挖一个坑,里面只许放一粒种子,不许多放!你们几个,不要栽种,拿着陶罐去那边的小溪里舀水过来,要把每个种了豆种的位置浇上水,要缓缓的浇,不能冲垮垄台”

    黄迪教会了这些女战奴如何耕种,在旁边看了一会,发现她们很聪明,处理的比自己想象的要好很多,这才留下五名司羿部战士负责这五十女战奴的安全,自己则带着四名司羿部战士,溜达到不远处的盐泉大坝,看看鬃的晒盐厂房建造如何。

    鬃没有让他失望,所有的格局,都布置的井井有条,把个几十平米的地方,很充分的利用上,甚至还很懂生活的在木厂房旁边的大坝上种植了刺玫花。

    黄迪把鬃好一顿夸赞,又在盐泉周围转了一圈,眼看夕阳西斜,这才准备回去莲花峰。

    可是好没走,就见一名司羿部战士急匆匆的跑过来,一边跑还一边说:

    “圣,不好了,不好了!咱们那豆种怕是保不住了”快眼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