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一百七十一章 荧惑守心天下乱(第1/2页)  楚剑客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长安城,飞霜殿。

    有一道明黄色背影孤独地坐在龙椅上,没了羽衣卿相李淳风的长安,看似一切井然有序。

    日出而作,日落而息。

    日复一日,年复一年。

    世界不会因为谁的离去而产生喧然大变,即便他曾经为这个世界立下了巨大的功劳。

    英雄和荣耀,名利和财富,这些人们奔劳追求的东西说到底随着一个人的结束而显得了无趣味。

    真正将一个人记在心里的,永远是少数一些人。

    那些离开的人,兴许在无数人心中铭刻剪影,可是只能真正在少数一些人心中留下巨大的影子。

    挥之不去的影子!

    少时江湖义气,两人策马闯荡江湖。中年时,君臣情谊,尽心辅佐。如今年之将老,李承天本就生出华发的鬓角在李淳风登临十死无生的祭天台之后白发愈发增多了。

    少时听雨歌楼上,红烛昏罗帐。中年听雨客舟中,断雁叫西风。而今听雨僧庐下,鬓已星星也。

    龙椅上,白发渐盛的落寞人影心中没由来想起这句诗。

    三场雨,三份心境。

    这些看似寻常不过的心境,李承天一一经历过后才知晓其中的百味杂陈。

    灯火通明的长安城,少了李淳风的长安城,到底是显得那么落寞。

    龙椅上的那道明黄背影抬头,琉璃窗台依稀透露辉煌景象。

    盛世长安,帝王万丈豪情诉与谁听,观星楼阁,卿相舍生取义朕仍铭记。

    “报,羽衣卿相在飞霜点外有要事启奏。”御前侍卫跪地后朗声道。

    听到羽衣卿相这个词,李承天神色有些恍惚,随后似是想起了什么。他目光恢复平静。

    李淳风前往祭天台之前举荐袁天罡为新任钦天监正,兼羽衣卿相。

    “圣上,师兄他仙逝了。”甚至羽衣卿相袍子的袁天罡出现在大殿中,目光深沉的袁天罡正色行礼道。

    说出这句话时,饶是以袁天罡坚韧的心性,也忍不住嗓音哽咽。

    李承天嘴唇嗫嚅,有气无力道“知道了!”

    “师兄他说,陛下莫要自责,您是位好皇帝。”袁天罡目光满是悲恸道。

    李承天侧过身躯,摆了摆手,示意已知。

    袁天罡最后抛下一句话,身形瞬间消失不见。

    飞霜殿灯火辉煌,上好龟甲楠木焚香,通明的灯光下这位当今圣上,佝偻身子。

    不像是人间真龙,天之亲自。

    以手掩面的李承天轻声抽噎,似是用尽了全身的力气,用尽了开疆拓土的壮志豪情,用尽了勤勉政事的贤明。这位英明神武的当今圣上,真龙天子像是被抽出了背脊。

    弯腰佝偻身子的李承天不敢面对世人痛哭,他是圣上,不能对世人露出软弱的一面。

    但是别忘了,他也是李淳风的老友。

    所以这个当今圣上,被誉为千古圣君的陛下终于压抑不住心中的愧疚和怀念,这个天下最为尊贵之人佝偻着身子,以手掩面失声痛哭。

    少年时行走江湖遇到一名知心好友,一名足以豁出性命去守护的女子。

    李承天觉着老天爷不曾亏欠他,他是圣上,要背负很多,注定也要失去很多。

    到了今日,该背负的李承天都已经背负起,要失去的,一个也未能留住。

    这一日,羽衣卿相李淳风仙逝,临终前这位羽衣卿相留下谶语,“荧惑守心,天下大乱。”

    以及最后交代给李承天的一句话,“陛下还需勤恳治国,愿天下百姓在陛下的治理下

    万家灯火,长盛不息。”

    扶摇观中,闭关的扶风真人神情骤然大变。

    不知为何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