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六百九十四章:敬奉祖先的人有福了(第2/3页)  圣途职迹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即祈祷,诵经等。在所有的祭奠活动中,周年祭最为隆重。祭奠中的饭食就是用大块的牛羊肉做成的抓饭。饭前饭后,都要做“杜瓦”即祈祷诵经,并向亡者的家属表示慰问。在城市里,除抓饭外还有其它食品,如糖、干果、糕点等摆事实在桌子或餐桌上。祭奠活动中不饮酒、不高声谈笑,在室内也不播放音乐,整个场面从始至终都是肃穆的。凡来参加乃孜尔的来客都要按传统惯例带礼物。年祭之后,一般不再举行乃孜尔。所以我们的极点活动比较简单。我们在火焰山附近找到哈拉和卓的墓地,敬献自己最好的食物和酒水,入夜后在墓地前唱歌跳舞,展示自己的幸福生活。祖先的奖励有三到五个属性点、两三个技能点。基本上大家都有。不过,和帕米尔雄鹰这帮柯尔克孜人相比,我们得到的好处还是有点少。”

    阿吉巴依接口:“我们柯尔克孜人将玛纳斯当做共同的祖先,可是玛纳斯的陵寝位于吉尔吉斯的塔纳斯。我们没办法过去祭拜。”

    七剑公会中的柯尔克孜人,是在阿图什镇找到了一处玛纳斯的雕塑。大家集合起来一道儿前往。和西域多数少数族裔不同,柯尔克孜人有三种崇拜:对祖先的崇拜。这种习俗起源于其长期信仰萨满教“灵魂不灭”的观念。萨满教认为,人死后灵魂脱离肉体,游荡于空间之中,一旦灵魂附体,人又可以复生。这种崇拜,首先表现在葬仪上。古代柯尔克孜人实行土葬,并有各种各样的殉葬品。在叶尼塞河流域古柯尔克孜族人的墓葬中发现,死者的殉葬品中有牛、马匹,还随葬有各种生活用品。对祖先的崇拜还表现在对死者的祭典上。在祭典仪式上一般都要宰杀牛羊马匹,为死者准备丰盛的食物。在《玛纳斯》的“阔阔台依的祭典”一节中,描写了哈萨克、柯尔克孜族人祭典最盛大的场面。

    对祖先的崇拜往往也是对英雄的崇拜,崇拜的祖先大都是本民族的英雄。玛纳斯被柯尔克孜族人视为全民族的祖先,因而祭奠最集中的表现是对英雄玛纳斯的崇拜。不仅在《玛纳斯史诗》和民间文学中是这样,在现代生活中,直到今日,柯尔克孜族人依然将玛纳斯作为他们崇拜的对象,遇事依然祈求玛纳斯的庇护。人们在发誓时往往用“如果我违背诺言,让玛纳斯的灵魂惩罚我,让玛纳斯的坟墓惩罚我,让玛纳斯的威力惩罚我”。这是将祖先崇拜与英雄崇拜紧紧地给合在一起了。

    柯尔克孜人的第二种崇拜属于自然崇拜,这是随着社会发展在意识上的一个重大转变和进步。随着祖先崇拜的出现,柯尔克孜人逐步认识了人的力量、人的作用、人的个性,逐步增强了人类战胜自然、改造自然的信心和勇气,逐步由自然主宰人类命运向人类自己主宰命运进化。这是认识观念上的一次飞跃。

    萨满文化在柯尔克孜人生活中留下的种种痕迹,至今仍随处可见。直至今日,即便是早已信仰*教的柯尔克孜人,依然认为“腾格里”(苍天)是至高至尊的,将“腾格里”与“胡达”并论,遇事往往祈求“腾格里”保佑等等。现在柯尔克孜人过传统节日“诺肉孜”的全部活动,都是萨满文化留下来的古习,即便在*教节日古尔邦节时跳的狂欢舞,依然是萨满舞。在柯尔克孜族的民间文学作品中,到处可见萨满文化的遗俗。萨满文化在柯尔克孜英雄史诗《玛纳斯》中反映更是十分普遍。可以说,萨满文化为柯尔克孜族文化打下了坚实的基础,它对柯尔克孜人的影响是不可低估的。

    第三种则是宗教习俗。

    阿吉巴依唱道:

    奔流的河水

    有多少已经枯干,

    绿色的河滩

    有多少已经变成了戈壁,

    多少人迹罕见的荒野

    又变成了湖泊河滩,

    平坦的大地冲成了深涧,

    高耸的山崖变低塌陷。

    从那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