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243章 大包小包回家啦(第3/4页)  八零年代农场主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强大的人,从不惧怕这些流言蜚语的困扰,更不会将它们放在心上。最多,就是将那些上窜下跳的小丑编出来的一幕幕精彩的闹剧,当成一出茶余饭后逗乐取悦自己的戏来看。

    “爷爷,我想你啦,你有没有想我呀?……”

    薛玲像一只欢快的鸟儿般,抓着薛将军的衣襟,叽叽喳喳地说着话,和薛将军汇报着这一个月来,自己在林佩外公外婆那儿的学习生活状态。眼角的余光,留意到周援朝和马国庆两人,那又背又扛,从头到尾都不见英姿飒爽、威风凛凛、气宇轩昂的军人模样,反还一幅被小山一般的重物压垮了肩膀,又亲身经历了生活给予的磨难,整个人变得特别沧桑麻木的贫困山区里出来的老农模样,嘴角抽了抽,忙不迭地移开视线,才忍住了那已经到了喉咙的笑意。

    周援朝&马国庆:“……”总觉得,老薛家的人,就算薛玲这个娇滴滴的小姑娘,都是让人必需仰望的大力士,完全不敢轻视小瞧的感觉,肿么破?

    从火车站到军区,一个多小时的车程,薛玲的嘴就一直没停下来过,“劈里啪啦”地说得那叫一个开心,转换话题的速度那叫一个迅猛,让周援朝和马国庆这两位,再次生出心有凄凄然的感觉。

    尤其,在发现薛将军这么位六十来岁的老人家,却依然听津津有味,不时还出声询问几句,却每句话都问到点子上,引发出薛玲更大的说话兴致,并毫不犹豫地将话题加深了几分后,两人更是忍不住地生出一种自己过去那些年的见识和阅历,其实,都是活到“汪”身上去了的感慨来。

    在这样一种三观摇摇欲坠,即将破碎的情况里,在吉普车拐了个弯,顺利抵达薛家小院,并且帮着祖孙俩,将车上的行李都搬到客厅里后,两人才以一种“我是谁?我在哪里?我要做什么?”的茫然懵圈的神情开着车离开了。

    才刚刚伸出手,正准备告诉两人,将靠墙的那两箱蔬菜瓜果搬回去,和战友们一块儿分享的薛玲,眨了眨眼,略有些茫然地收回手指:“爷爷,他们这是怎么了?”

    “受打击了,回头,多操练一下,就好了。”坐在椅子里,正一脸悠哉惬意模样的为自己沏茶水的薛将军,回答得那叫一个干脆利落,看向薛玲的目光里却满满的骄傲和得瑟:这样聪慧机敏、乖巧体贴、懂事孝顺的小孙女,一个就够了,要那么多,有什么用?

    别的不说,就像顾家,林家,再比如说,许家,王家,啧!真当过去那些年,他每天都过着“军区——食堂——大院”三点一线的单调又枯燥的生活,就不知道那些小姑娘之间的恩怨情仇呢?

    虽然,并不知道薛将军再次脑洞大开,但,薛将军脸上流露出来的欢喜和愉悦,却是能瞧个一清二楚的,因此,薛玲就半蹲着,打开行李箱,拿出早就准备好的礼物,递到薛将军面前:“爷爷,这件衣服,你试试,合身不?”

    “这是……”虽然,薛将军向来觉得自己是个“大老粗”,但,到底是跟在大领导身后,南征北战的过程中,也涨了不少见识,又在和林将军、王将军两位“同一个壕沟里爬出来,互为倚靠的牢不可破兄弟情”的影响下,而从某方面来说,也当得起“儒将”这样称号,因此,入手那顺滑的丝缎带来的独特触感,让他下意识地将这件衣服展开来,“唐装?”

    瞅瞅,这绣功,这面料,这手艺,真正当得起“独一无二”!

    “在哪里买的?花了不少钱和票吧?”

    当然,用钱和票能买到的,都不叫一个事。

    关键,就他手里这套衣服,怕是还用上了孔家的人情!

    是的,在薛将军看来,也唯有孔家这样传承了千年的世家望族,才能找出这种早就已经绝迹,真正当得起“传家宝”这样称号的面料。并能请得动那些做得一手精致绣活,当得起“大家”称号的人出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