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一五三章 宁杀错 不放过(第1/2页)  我成了仁宗之子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侬人中还是缺少像中原那样的匠人,这石头城是真正的用石头砌的。

    要说打磨,也就那样,并没有做到特别光滑的程度,这也让赵曦他们攀爬时容易多了。

    想必从邕州到广源这一路,侬智高肯定是安排了细作,也就是知道王师尚未发兵,整个广源城也就没多紧张,还不到戒备森严的地步,或者说压根就没值守巡逻。

    侬智高是个全盘接受中原文化的首领,就包括建这座城,也是严格按照中原城池的布局做的。

    城池里的民居跟山林里山民房子一样,都是那种两层的吊脚楼,甚至连牲畜都还有饲养的。

    唯有城池中央,是一座石砌的大宅子。

    宅子的石块打磨程度要比城墙的好很多,这个赵曦几个也是有预料的。

    没分兵,压根就没想过惊扰他人,七个人就这样溜墙根,走阴影的往主房摸……

    “殿下,为何不直接杀掉侬智高?”

    事情做完了,做的很干净,没惊扰了谁。

    可已经摸到了侬智高的老巢,甚至他的卧房也到过了,只不过太子殿下只要求寻找书信证据。

    应该是都不理解,曹霖开口了。

    “为什么杀他?”

    殿下这话……南征的目的不就是为除掉侬智高吗?

    “这么说吧,若不杀侬智高,他会怎样?”

    “势必召集族人,以及对国朝不满的土司,重整旗鼓,与王师对战。”

    这话没错,肯定会这结果。

    “然后呢?”

    引导比讲解更能让人明白道理。

    “然后会再一次被击溃,死伤无数……”

    说到这,曹霖不说了,他不是傻子。而高敬贤、种谊、折可行几个,也都顿了一下,都想明白了。

    “与侬人仇怨已结,王师做不出外族那种高于车轴就杀掉的事。为能真正让广南安稳,有些事得做。”

    “前蜀时,诸葛与孟获交锋,从另一个角度看,为前蜀扎稳脚跟很有益。”

    ……

    七日了,太子殿下仍无音信,余靖顶不住了,狄青也顶不住了。只是还在犹豫要不要向朝廷禀报。

    赵曦留下的书信已经说过,两旬,他需要两旬的时间。问题这种等待太煎熬了。

    “学士,公著以为,延迟七日与半月对吾等瞒报罪责无异。禀报朝廷于事无补……”

    吕公著是了解护卫营那些训练科目的,对太子殿下此番远途奔袭,持乐观态度。

    关键是,倘若太子殿下此行被朝廷得知,势必对太子殿下声誉影响过大,不仅仅是太子殿下登基后与朝臣的相处问题,也可能造成将来潜邸旧臣的艰难处境。

    最为主要的,瞒报朝廷,责任应该在余靖和狄青身上……

    “太子殿下亲征,本就有高于吾等的临机决断责权。护卫营远途奔袭,乃根据战局而定,并无向朝堂禀报必要!”

    韩缜少言,出口很干脆,意思很明白,太子殿下才是王师的最高指挥官。既然有书信留存,即代表下达了命令,没人可违抗。

    都也清楚,若单纯的护卫营指挥使去广源了,没人担心,现在是太子殿下亲自涉险……这锅谁也背不下来。

    “汉臣,汝以为如何?”

    余靖倒不是坑狄青,真是没主意了。如今就他与狄青,分别是文武最高级别的,这话是真正讨教。

    “学士,如今之计,无论禀报朝廷,亦或是坐困愁城都无益。现兵足粮充,士气正旺。青建议兵发广源,无论殿下是否功成,发兵有益!”

    如果殿下成了,那只需要在半路汇合即可。若殿下尚未做成,发兵广源也可以把侬智高的吸引到王师征伐这边来。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