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二九零章 东宫偏门为谁开(第1/2页)  我成了仁宗之子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早朝被赵曦搅和了。https:

    一顶帽子这样扣下来,根本就没人再提这茬,然后,就搁置了。

    又是这法子。搁置本身就是一种得过且过的做法。

    朝廷是搁置了,至于接伴使……朝堂这些臣工,玩太极还是和稀泥,都是一把好手,真不用操心这个。

    可事情终归需要解决。

    或许是相公们考虑到赵曦的情绪了,也或许是大家都需要仔细斟酌如何能处理好这次危机。

    在随后的奏对集议时,居然没人提,或者说都在回避这个问题。

    很悲哀,赵曦也选择了回避。

    他是真想直接将这所谓的使臣驱逐出境,然后国朝整体备战……可惜,如今的国朝根本不具备两面作战的实力。

    就是对任何一方作战,若想取胜,都需要慎之又慎。这时代,决定战争胜负的因素太多了。

    整个奏对集议,在心事重重下结束了。

    赵曦似乎都能体会国朝臣工们,乃至他老爹的心情了。

    历数国朝的对外作战,自太宗以降,虽然国朝记录着太多的胜战,可赵曦清楚,国朝的臣工都清楚,老爹也清楚。

    这些所谓的胜战,只是人家的骑兵来骚扰,然后咱们的军卒守城。

    偶尔能砍杀三五十骑,对于朝廷,都敢报大捷。

    而国朝输掉的战役……死伤的军卒,都是以千、万来计数的。

    这就是国朝对外作战的经历,也就造成了整个朝堂在对外事宜上的态度。

    就连赵曦,也有种巧妇难为无米之炊的感觉。

    军伍是个最讲究继承的行道,在后世,甚至每一个连队都会有属于自己的历史传统。

    可现在的国朝军伍……

    国朝源自后周,没人敢小看当初后周的战力,可仅仅百年的时间,国朝居然沦落到无兵可用之境。

    究其原因……赵曦是真不想非议先祖,可事实让他不得不往多的想。

    太祖的杯酒释兵权,做到的只是让那些武将离职而已,从根本上,并没有割裂开军伍和那些武将的关联。

    鉴于这一点,太宗朝便有了雍熙北伐……

    那一次,曹彬攻下固安,甚至打下了涿州。潘美一路,克朔州、下应州、破云州。最终却是大溃败……

    就这一次,应该说是将国朝那些悍卒,一并埋葬了,也导致了整个国朝从战略进攻,直接转到了妥协防御。

    武将因此彻底没有了任何根基,也因此而让整个国朝再也挺不直脊梁,也让国朝真正进入一个扬文抑武的时代。

    算了,想这些没用,现状就是这样的现状。连赵曦都需要考虑,该舍出去什么利益,才能安抚一边……

    很苦涩!

    一直到深夜,赵曦还是无法安睡。过不了心里的坎。

    与国朝内部,不管是怎样的争端,赵曦都可以选择妥协。

    那怕是文臣们一而再再而三的挑衅,赵曦即便有反制的手段和方法,甚至几次都有赶尽杀绝的余力。赵曦都刹车了。

    因为,这属于内部矛盾。

    对外,赵曦一点都不想妥协。

    这也是当年,他不惜涉险,率领仅仅万数军卒,就深入安南境内作战的原因。

    对待敌人,从来都不能仁慈的。

    可现在,即便有十几万的可用兵力,同时与辽夏作战……毫无胜算。

    如何才能破局。

    “殿下,东宫偏门有扣门声,乃富相与韩相……”

    这大半夜的,富弼和韩琦怎么来扣东宫偏门了?

    听到王中正禀报,赵曦很疑惑。

    夜锁宫门,从来只有内苑有大事召唤相公们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