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三十八章 继兴归家(第1/3页)  瓶中雪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你就真打算这么走了?”檀道济喝了一口酒,“吴宁县虽然算不得富庶,但县令已经是七品官,你在这里做上一任县令,亦能积累不的经验和声望。”

    他比张继兴大了一轮,两人相识很早,平素以兄弟相称,与张大雍和王镇恶的关系相差仿佛,因此敢说一些私密话。

    檀道济是京口人,出身寒门,少家贫,又父母双亡,全赖兄姊拉扯长大。成年后他参加北府兵,混了几年,抑郁不得志。郗道茂嫁给张大雍时,他作为卫士一同前往,不久便被张大雍委以重任。

    张继兴不由得苦笑:“我当初急于求成,搞了个仆从军出来,结果威望太深。拿下吴宁县城之后,非我不能服众,因此不得脱身。不然的话,我就和你一起去扫荡三郡了。”

    檀道济回想起来也是心有余悸。当日吴宁县城虽下,但县中父老乡亲对朝廷已是失望透顶,声称如果张继兴不留下来领导他们,他们就继续造反。

    无奈,张继兴只得留下来,把马家所霸占的土地,重新划分给百姓。

    幸得有叶昭相助,张继兴才能调解当地士民矛盾。马家虽是首恶,但当地其他士族也不尽是好人。如今首恶已除,张继兴不愿将事态扩大,便集中处理士民诉讼纠纷,化解矛盾。

    九月份,张继兴主持秋收。今年收成还说得过去,但大量的山民被他的优厚政策吸引下山。这些人拖家带口,缺少积蓄,他又拿出马家库存的粮草来帮助他们过渡,才没有产生饥荒和骚乱。

    檀道济为他感到不值起来:“这一个多月你筚路蓝缕,给他们断诉讼,分田地。如今山民下山,来年吴宁县人口增长,粮食丰收已经是板上钉钉之事——你就算不愿意当着这个县令,也应该让相爷把吴宁县封给你,难道就这么留着,便宜继任者吗?”

    张继兴喝了一口酒:“我三月上书辞爵,九月又封爵,哪里有这样的事?而且继任者我已经想好了,就是叶昭,他已投效于我,便不是外人。我带着黄龙等人走后,便只有他能服众了。他出身寒微,贸然就当上县令不太合适,我便打算让他以主簿代理县令。他才华不,又追随我办公过一个月,几年内叙功升迁为县令应该不是难事,正好磨砺一番。”

    檀道济听他这般解释,方才稍稍安心:“继兴!不过二三年未见,你无论是见识谋略格局,都上了不止一个档次。反观为兄如你这般大时,啧啧,还在京口闾左和二三流氓偷鸡摸狗呢。”

    张继兴举杯:“檀大兄如今可是知名将领,我也是近朱者赤嘛。”

    檀道济饮尽了杯中的酒:“若无相爷提拔,我怕是到死都是北府军中一卒——最多混成一个官,还要被士族骂作丘八。”

    张继兴摇晃了一下杯中的酒:“你也别把我爹想得多么慧眼识人。檀大兄和郗氏一样,祖籍都是山东高平,所以才会被郗司空选为茂姨的卫士。我爹多半也是因为你是茂姨的同乡而把你视为自己人。你看向伯父是他师兄,我舅舅就更不用提了。王镇恶和他在前秦时就交好,达叔是同族,要我说我爹还挺任人唯亲的。”

    他嘀咕了半天,檀道济真正听进去就是“自己人”三个字,原来相爷一直把自己当成自己人!

    他一开始在刘裕麾下,后来被张大雍起用。刘裕渐成张大雍心腹之患,他便感受到来自同僚和世人的压力。原来,原来相爷一直是把自己当成自己人的!檀道济的眼眶不禁湿润了。

    九月中,三郡皆已平定,吴宁县最先完成土断清籍的,张大雍选派的土断清籍司官员(土断和清籍两个特别曹合并办公,统称土断清籍司)已陆续到达三郡各县,以张继兴和吴宁县为表率展开工作。

    檀道济以建武将军、假节、署理浙南山越事上表朝廷,言东阳马氏等之为恶情状,又表众将士义民之功。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