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八十七章 丰收祭典(第2/3页)  瓶中雪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韩信故事里,南昌亭长当官的南昌亭。一来还是要提醒儿子,现在还需要蛰伏和磨砺,二来淮阴如今发展得很好,张继兴可以分点税收,也稍微补贴一下。

    张大雍的意思,很快就被中书生成诏书,迅速发往淮北了。

    与此同时,一场声势浩大的农业竞赛,正在僮县、夏丘、徐县、凌县四处如火如荼地开展着。

    徐县到底是郡城的规制,郑吉又颇有用心地为张继兴预留了宽敞的官署,叫张继兴来了就有点不想走。徐县的水稻由于战事的缘故,之前经历过抢收,好在郑吉留了一手,让人将稻谷按家户堆放,避免了统计收税时的很多蛮烦。同时还是一部分稻田比较偏僻,没有来得及收割,也安排人前去处理了。

    徐县的产粮情况先行出来,徐县有两千五百余户,一共开田五万亩。今年夏天水热条件好,平均亩产五石左右,超出了张继兴等人预期。徐县种粮的前三甲都达到了亩产八石左右,这也是江南中等水田的平均亩产(此处都已经按照水稻467的脱壳率做了换算,计重的是大米)。

    张继兴心里明白,徐县偏南,又是在洪泽湖边,土地肥沃些,运气好的话有这种收成不足为奇,其他三县就未必能有这种收成了。

    他在徐县待了十几天,其他三县的消息陆续传来。

    总体情况都很不错,夏丘有两千五百户,来田五万亩,收获稻米二十万石,平均亩产四石左右。

    凌县有两千户,开田四万亩,收获稻米十四万石,平均亩产三石半。

    地处最北的僮县有五千户,开田十万余亩,收获三十余万石,平均亩产也达到了三石。

    四县最后一共亩产稻米近九十万石,这大大地超过了张继兴等人之前的预期,增长高达五成!

    结果一出来,四县百姓不知道有多少人喜极而泣——按照之前六公四民的税率(对半分的税率是作为恩典留在祭典上宣布的,他们此时并不知情),刨掉人工成本,家家都能剩余八、九石左右的粮食——这些北边来的百姓,估计有近十年时间没吃过饱饭,更别提有余粮了!

    张继兴若是和张恺之、陆敬修等人一样开了天眼,就会晓得自己头顶上的黑龙身边聚拢起了大片的白色云气。这云气虽然不如父亲的红云那般已经凝聚火德,但黑龙在其中翻腾,显得畅快无比,已然是有了根基——这就是所谓的得民心啊!

    没有土地和人民,没有百姓的拥护,就是命格再高者,也不过是无本之木,无源之水,终有将好运消耗殆尽的一天。想那刘裕命格虽贵,运气蓬勃时带着几十个人能打跑几千人,但其只掌兵事,不掌民事,最终气运衰竭,为张大雍所败。

    典农署的人经过占卜,参考农书,最后把祭典定在了九月十九日这天。张继兴命人在洪泽湖北岸搭起祭坛,打算先后祭祀社神(土地神)后土皇地祇(后土娘娘)、农神稷王爷(周人的始祖)、濉河龙神(濉河是流经这一带的重要河流)。

    各县种粮的前三甲已经到了,一共十二位助祭,周围的农民也有过来观礼的。张继兴还专门请来了一位姓张的道士,委托他担任司仪,知道祭祀的流程。

    九月十九日这天,张继兴换上了一身红色的五品官服,十二位助祭也被临时授予了绿色的九品官服。这十二位助祭事先已经接受过培训,明白了这身衣服所代表的含义,穿在身上那叫一个得意。台下百姓不懂,只觉得台上人穿得红红绿绿的,显得分外喜庆。随着恢宏的礼乐响起,在场百姓脸上的神情也变得严肃了起来。

    张继兴站在台上,例行要讲几句话的。他看着台下排得乌压压的人群,和他们脸上喜庆期待的表情,不由得提高了音量:“各位父老,在开始之前,有几件事相让大伙儿知道。

    “今年我们四县一万两千人,一共开田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