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十章 九丝洞(第1/3页)  九韶之夜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叶浪笑得前仰后合,心想韶仪不知何时与这个张璟亲近了,这下有好戏看。这郑南把酒坛递给他,自己带上火镰从棺材里爬出来,拉紧藤蔓沿洞壁攀到上面,让大家猫进后面凹进去的一个洞里,山洞空间狭长,坐着刚好可以直起腰,众人惊喜地把火把插在洞口两旁的窟窿里,这里像是专门为他们设计的一样。

    大家有满肚子话想要问郑南,不知从何开始。张璟红着眼,问他这些天怎么不出去,待在这里怎么过的。郑南听见就说道:“今天多少号了?”

    韶仪给他看了手表上的日期,一算已经是第十五天了!郑南吓了一跳,说还以为不到十天,想了一下就回忆道:“那天我在水下,正拿着铲子挖泥,突然那个白色妖怪冲过来卡住我的脖子,我一下就晕了过去,不知多久怎么被拖到这个地方,在通道的地方我被石头撞醒了,还好当时戴的头灯还亮着,那个水怪把我拖到石板上就下水不见了,然后有猴子过来袭击我,我用铲子干掉了一只,后来猴子越来越多,我打不过就跑到这边,躲在棺材里,谁知道它们不敢过来,之后大多数时间,我就睡在这里面。

    众人就问他在洞里吃喝什么,有没有找到出口。

    郑南看了看张璟,又说道:“我把下面的山洞都转了一圈,没找到出口,腰上那个小气瓶没气了,石头台上又经常有很多猴子出没,我没办法出去。这里虽然没有光线,不过空气是流通的,应该还有其他出口。”

    韶仪突然想到个主意,兴奋地说道:“我们去抓一只猴子来,然后把手电筒打开,绑到它身上,这样就可以看到它是怎么出去了!”

    几个年轻人都赞同这个主意,李教授这时摇头说道:“这些猴子不会出去的,它们在这里的任务就是守护这些悬棺。”

    见到众人露出迷惘的表情,李教授问道:“你们听过僰人舞猴的故事吗?”,见众人不解,李接着说道:“僰人训练猴子作战的历史非常悠久,我读过一些古籍,记载僰人用一种篾片制作哨子,用哨声指挥猴子作战。“

    叶浪对郑南说道:“这僰人是什么人?您怎么能确定这里是僰人的地盘?”

    李教授一愣,耐心地解释说僰人是西南地区的一支消失的少数民族,这种悬棺是僰人独有的墓葬方式。接着又说道:“在《尚书牧誓》中,周武王一方军队出现了僰人的足迹,僰人参与武王伐纣的牧野之战立下战功,首领被封为僰候,侯国的都府就设在宜宾。后来秦朝大一统之后,中原政权经常讨伐僰候国,不过民间依然保持贸易往来,开通了蜀道。到了明代,官方记录僰人的名称叫都掌蛮,在西南一带施行改土归流的政策,僰人不从,于是官方发动了大规模的征战,仅正史中就记载了官方的十二次大规模讨伐,最后一次,明军调动了十四万大军,在九丝山获得大捷,彻底剿灭僰人,捣毁了僰候王城,然后勒石关口,当年四川布政使立的碑文现在还在。从此僰人在历史上的记录就消失了。”

    几个年轻人听得云里雾里,李教授笑道:对了,我想起我的导师讲过一件事,他在50年代参加宜宾珙县僰人悬棺考察的时候,也见到一大批猴群在崖墓附近出动,终日啼鸣,跟唱歌似的,他当时告诉我们,说声音就像古诗里说的“两岸猿声啼不住”那样。

    韶仪听了不以为然,觉得这对师徒古书上的话也敢信,就问道:“这些猴子如果出不去的话,岂不是早就该饿死了,这洞里好像没什么吃的,再说明朝到今天都多少年了。”看见叶浪真的准备要喝那不知年代的酒,就问郑南,你这真是酒,别有毒给喝死了。

    郑南一直爱慕张璟,只是没有说明。刚才在棺材里,见到张璟拉着韶仪的衣服,就对他抱有敌意,后来听张璟说他们是来搜救自己的,心下就缓和下来。

    闻言轻声说道:“我观察到那个白色的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