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十五章 僰人岩画(第2/3页)  九韶之夜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江底看到的小火车托马斯,身体却是一只巨大的老虎。

    画里有人在敲击铜鼓,一群人俑在旁边手牵手,如痴如醉地跳着山洞里见过的那种舞蹈。韶仪看得心潮澎湃,不知不觉地手也抖起来,转头看到李教授和张璟也在如痴如醉地看着,不好打扰他们,于是接着看下去。

    第二层岩画里,僰人正在与这些人俑怪兽进行激烈的战斗,僰人带领猴子士兵,在树林间、悬崖上、山洞里、水里追逐这些人俑,在右边的图里,人俑被束住双手站作一排,长长的队伍两边是拿着铜鼓的僰人,他们像赶牛羊一样驱使着俘虏。

    队伍最前方是一个头戴荆棘形状冠帽的人,他伸出一只手,像是在与对面的人交谈。对面站着一个头戴圆箍,梳着发辫,穿着交领宽带服装的人,他的身后是一群拿着长戟的士兵,还有战马后面拉着方形的战车,车上装着各种式样的青铜器和粮食。

    韶仪看到这里会心一笑,这些交领的人应该就是上古时期的汉人,于是看向张璟,她还在面带微笑地沉醉其中,像是欣赏稀世珍宝一样,看到韶仪指着自己伸头眨眼,就做了个嘘的手势,让他继续看下去。

    韶仪看向第三层,一片高大的树林里,一个头戴圆箍的人按着人俑,拿着铜鼓一样的东西,在朝它嘴里倒水,还有那种托马斯老虎,正在撕咬树上挂着的食物,一个长方形的台子上,有人手里拿着刀,举着人的肢体在狞笑,边上是那些故拥、地轴、托马斯被剖开血流满地的场面。周围一群胡子很长,穿着交领的老人,在指着这些画面皱眉摇头。

    韶仪看着这画面血腥异常,觉得不舒服,向右看到画上出现一只带着发散尾巴的圆圈飞在天上,一群人拿着长戟,竖着一面大旗,正在抬头拿手指着那个圆圈。竖着朝天辫的僰人骑在马上,敲打着腰间的铜鼓,身后一群猴子竖起手里的弯刀,这些人仿佛在行军,又像是在宣誓。

    图画的正中间,有一个头戴圆箍,瞪大双目的人站在燃烧的高台上舞蹈,还有一群人俑和怪物向他攻击,画面的角落有两个戴头箍的老人,正抱着头向人群的反方向跑去。

    第四层的岩画里内容异常丰富,人物变得更小而且惟妙惟肖,韶仪靠近了才看清楚。他看到僰人拍着铜鼓,竖着手指引诱俑人从树洞下爬出来,有的赶着装载人俑的马车,在与穿着长袍的人交易。有的像是一群人在宴会上喝酒,一边拍着鼓,一边看一群人俑跳舞。

    画面的背景是一座巨大的伞形王城,和山洞里的结构一模一样,有九个城门,城外竖着比城墙还高的铜鼓,铜鼓开了四层哨口一样的小洞,士兵从哨口探头看着外面。铜鼓里源源不绝地走出人俑的队伍,有的通往城外河岸的船上,有的通往山上的栈道,有的通往像市集一样热闹的人群里。有的城门外一群士兵骑马弯弓,带着一群猴兵,在追击一群举着旗帜穿着盔甲的人。有的城门外有打着旗帜的人,赶着马车,上面堆满各种货物,向面前的僰人拱手……繁忙景象俨然是清明上河图的集市一角。

    韶仪看到这里已经头昏眼花,不想再看了,就从横木上爬下来,站在地上休息。他猛然想起之前在网上查顾秉三的时候,看到一首他写的叫做俑的歌词,有一句“我记得星星划过朝歌碧野的天空”。当时觉得莫名其妙,那个带尾巴的圆圈难道就是彗星?朝歌不就是武王伐纣的牧野之战所在地吗,那个自焚而死的人就是纣王,逃跑的那两个老头就是著名的叩马而谏的伯夷叔齐了,顾秉三果然早就知道这些的故事。

    他转头想问叶浪记不记得,只见叶浪百无聊赖地骑着横木,正趴在悬棺上打瞌睡,就爬过去拍拍他说道:“你这心还真够大,在这里都能睡着,咱们还不趁老头没注意,抓紧开棺看看。”

    叶浪闻言也不睁眼,就把他推开,说你当我和你一样傻啊,我刚才早打开全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