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十八章 地底甬道(第1/3页)  九韶之夜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这桃子大得惊人,简直像只小香瓜一样,郑南把桃捧起来,检查一下发现还没烂,就用小刀削掉皮,切开给大家分着吃了。

    叶浪发现这一层中间有个光滑的洞口,黑乎乎的深不见底,示意大家过来,郑南望着洞口下方,嘬着手指上的桃汁,一边笑道:“这里一定有能出去的通道,这桃子比上面铜鼓的耳口大,不可能是母猴子塞进来的,只能是那个公猴子阿白自己摘的,我们有救了。”

    大家弓着腰爬到洞口边缘,发现电筒的灯光照不见底,只见洞壁两边搭了攀爬的架子,和他们刚才用弓箭做的一模一样,显见是有人爬过这里,众人喜形于色,相视而笑,颇有英雄相惜之感。

    韶仪想起这柱子就20多米高,洞可能比这个还要深一点,就用手势做了个鸡尾酒杯的漏斗形状,示意大家正在这个杯柱的话讲解,给自己心理减压。他说这里挖掘时可能容易渗水,古代没有潜水设备,工人在水下作业遇到大水灌道。

    韶仪一想果是如此,丧尸再狠也比不上这些宫廷心计,只是嘴上依然说道:“你有文化没有,那是顺治年间,还小玄子,还有韦小宝呢。”

    李教授不理他们斗嘴,脸上犹豫了一下,最后像强迫自己一样,一字一句硬生生地说道:“我见过阿木旦提到的那枚金印,虎钮—永昌—大元帅—金印。”

    韶仪听不出这句话的重量,见他郑重其事的讲出来,就奇怪地看着李教授,等他的下文,谁知他半晌没有说话。

    “这些事情并非没有记录,而是记录太多了。比如掩旗息鼓的成语,最早就是明史里用来形容张献忠的,笑话他们这一支流寇吃败仗非常滑稽,卷起军旗,停擂战鼓开始逃跑。你想,打败仗丢盔弃甲本是常事,这有什么值得记录的?想不到这成语并非寓意,而是实指,看到咕嘟客就不敢发出声响。”

    “那种兵荒马乱时候,别人见到农民军部队对旗鼓这么敏感,谁能想到是因为怕鼓声引来怪物?即使是亲眼目睹,也只是觉得狼狈好笑,如果之后再看到战场上遗留那么多残肢人体,就以讹传讹说他的部队大规模吃人肉了。”

    韶仪想起那个日本人小川,他爷爷父亲死前就是变成这些行尸走肉一样,嘴里重复的那句的咒语guduke,应该就是僰人记录提到的“咕嘟客”。但是岩画上的僰族人靠捕捉“僰僮”,贩卖给中原政权才得以繁荣昌盛,千百年来生生不息。

    “还有个问题是——谁又会买这些无知无觉的咕嘟客做仆人,还要冒着变丧尸的风险?这东西晚上看一眼就能把人吓死,别说每天在一起了。”韶仪心理还是不能接受这种说法。

    “阿沐旦提到在明朝中都凤阳皇宫里,遇到二十名咕嘟客,这些应该就是明军从九丝城抢过去的,不知怎么被献到了凤阳宫里。农民军把它们当成太监杀掉,这件事可以说明几个问题,第一,这些咕嘟客是作太监打扮生活在皇宫里的,应该还是做仆役。这是僰僮的原本价值之一,就是作为权力阶层生活场所的仆人,没有人类奴隶比得上他们的忠诚、可靠。第二,这些人外表看起来应该与常人无异,甚至每个咕嘟客的长相都会不同,不然会引起农民军的注意。第三,僰僮外貌又有明显特征,可以让僰人一眼鉴别出来,普通人却不会注意到。”

    韶仪笑道:“我看他们长得都差不多,看起来跟外星人似的,这些咕嘟客还算好的,另外还有两个头的,还有托马斯小火车的,不知道真见到会是什么样子……”

    “僰僮出现在不少风雅的古诗里,我想作为仆人应该是价格不菲,或者说非常难得,像名字画、管弦丝竹一样,可以标榜主人出尘脱俗、孤高自许的品位。在四川发生的这种……突变,应该和张献忠找到的那位神巫,还有那一枚虎钮金印有直接关联。”

    李教授也在推测,不过韶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