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七章 家规国法(第1/2页)  大唐田舍郎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赵一辰赶紧叫人把村里的老老少少,都喊道祠堂西边的打谷场集合。

    稍等片刻后,看人来的差不多了。

    杨主薄站在打谷场北边的戏台子上高声道:“各位乡亲,圣人新赦律令,本官宣示乡里,各位可要听仔细了。”

    “刑名有五:一曰死,刑二,有绞,有斩。”

    “二曰流,刑三,有一千里、千五百里、二千里。应配者,一千里居作二年,一千五百里居作二年半,二千里居作三年。应住居作者,三流俱役三年。近流加杖一百,一等加三十。”

    “三曰徒,刑五,有一年、一年半、二年、二年半、三年。”

    “四曰杖,刑五,自五十至于百。”

    “五曰笞,刑五,自十至于五十。”

    杨主薄说到此停下声来,目光巡视一圈后杀气凛凛道:“接下来是十恶不赦之罪。尔等可要听仔细了,莫要犯在本官手中。”

    “一曰谋反。”

    “二曰谋大逆。”

    “三曰谋叛。”

    “四曰恶逆。”

    “五曰不道。”

    “六曰大不敬。”

    “七曰不孝。”

    “八曰不睦。”

    “九曰不义。”

    “十曰内乱。”

    赵一辰听到这些后,心下想到:

    这就是封建社会的律法核心了,大逆谋反叛者,父子兄弟皆斩,家口没官。

    不孝、不睦、不义、内乱又确定了宗族之间及人与人的关系,如此却也不会有不敢扶,只能是不敢不扶。

    看着大家兴致不高,杨主薄笑道:“接下来是大家关心的了。”也不多扯,拿起告示直接念了起来。

    “凡天下丁男、中男,给田一顷;笃疾、废疾,给四十亩;寡妻妾,三十亩,若为户者,加二十亩。所授之田,十分之二为世业,余以为口分。世业之田,身死则承户者授之。口分则没入官,更以给人。”

    看着族人兴趣依然不高,赵一辰皱着眉头,有些不解,朝廷给每户人家分田地,众人为啥不怎么高兴?

    台上的杨主薄看着下面的情况,甚是无奈。会州地处西北,本来就地广人稀,且加上经年战乱,越发显得人烟稀少了。如今,劳力缺少,又无耕牛可用,百姓也甚是为难,要那么多土地有什么用?

    想这么多又有甚用,还是先把差事了解了。

    “每丁岁入租粟二石。调则随乡土所产,绫、绢、絁、布二丈,布加五分之一凡丁,岁役二旬。”

    “若不役,则收其庸,每日三尺增加劳役十五天免其调;加三十天,租、调全免。”

    “若遇水旱虫霜等灾害,收成损失十分之四以上免租,损失十分之六以上免调,损失十分之七以上租役全免。”

    “圣人万岁,朝廷仁慈啊。”听见税役下调这么多,赵氏族人集体高呼万岁,朝廷圣明。

    这才是老百姓真正的表现,只有涉及到他们自身最直接的利益时,才会触动他们的情绪。

    赵一辰看的分明,看来古今人民百姓的诉求其实也是差不多的。

    “诸位,朝廷以百户为里,五里为乡,四家为邻,四邻为保。乡村设村、城里设坊。里置正一人;五里为乡,乡置耆老一人。”

    “诸位乡亲,黑虎村籍有百户,设为里,称黑虎村,置正一人。”

    族人们听到这里,都不由自主的看向赵一辰。连赵纪龙老头子都是一脸欣慰的看着他,那表情仿佛在说不愧是我赵氏族长。

    赵一辰心下:呵呵,哥们穿越一趟难道就是为了当个村干部?

    “村里婚姻、田土、斗殴、相争一切小事须要经本里老人、里甲决断。若系奸盗、诈伪、人命重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