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八十二章 先秦儒家弟子的风骨(第1/2页)  大秦王座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次日秦子戈提前一个时辰来到学堂,而那几个儒生已经早早的等在那里。

    站到讲台上后,秦子戈拿出一份筒书。

    昨天回去后,秦子戈将他记忆中的《千字文》用秦篆写了下来。虽然是区区一千个字,但是毕竟要用秦篆写出来。秦子戈重生后虽然掌握了秦篆的读写,但是习惯了简体字后,秦子戈很难习惯用秦篆来书写东西。上次用秦篆写字还是在鹤鸣山,此刻突然运笔,秦子戈也是十分不适应。

    在座下的那几个儒生的注视中,秦子戈说道:“昨日我听了你们的启蒙读物后,觉得十分晦涩。昨夜我重新编撰了一篇,请各位共赏!”

    那几个儒生也不做声,静静的看着秦子戈表演。

    秦子戈自然也看出了他们的不以为意,但是秦子戈相信《千字文》的魅力。毕竟是被历史承认和传承下来的东西,秦子戈对它很有信心。

    将筒书摊开放在桌上,秦子戈对他们说道:“我所著同样是四字短句,我先将开篇十六字说与各位!”

    坐在下方的几个儒生看着“不自量力”的秦子戈,抱着看笑话的态度齐声说道:“公子请讲!”

    “天地玄黄,宇宙洪荒。日月盈仄,辰宿列张。”

    听着从秦子戈嘴里蹦出来的十六个字,几人笑不出来了。

    这十六字虽短,却是包含了天地至理,而且听起来浅显易懂。几人反复思虑,却是发现自己从来没有听过这篇文章,可是他们不相信如此著作是秦子戈编纂而成的,或许是他从什么古籍中看来的呢!

    于是,几人不死心的问道:“公子,这十六字,可是出自什么名篇?”

    “这是我专门为了给这群孩子启蒙编写的!”秦子戈脸上毫无愧色的回答道。说罢,秦子戈心中暗道:“果然装逼在别人最擅长的方面给予对方打击,这种感觉简直不要太爽!”

    看着眼前不过十岁的秦子戈,几人蒙住了。都不禁开始自我怀疑起来,自己这么多年是不是都白活了,连一个十岁不到的少年都不如。不光是自己,就连当年的孔孟二圣也没有创造出如此著作啊!

    “几位可是有什么不懂之处?”秦子戈看到他们默不作声故意出口问道。

    “没有没有,不知这后面的内容公子可否说与我们鉴赏一番?”几人像发现奇珍异宝似的盯着秦子戈问道,唯恐他说个不字。

    “既然其中意味各位都懂,那我便接着说了。不过之后你们授课的时候,可要和那些学子解释清楚这其中的含义。”秦子戈不放心的提醒道。

    几人连连点头,虽然没有说出来但秦子戈却在无形中感觉到他们的催促之意。看着他们一个个急切的眼神,秦子戈心里笑道:“小样,还治不了你们!”秦子戈也再不卖关子,继续朗声说道。

    “寒来暑往,秋收冬藏;闰余成岁,侓吕调阳;云腾致雨,露结为霜;金生丽水,玉出昆冈;剑号巨阙,珠称夜光;果珍李柰,菜重芥姜;海咸河淡,鳞潜羽翔;龙师火帝,鸟官人皇;始制文字,乃服衣裳;推位让国,有虞陶唐;吊民伐罪,周发殷汤;坐朝问道,垂拱平章;爱育黎首,臣伏戎羌;遐迩壹体,率宾归王;”读到这里秦子戈再次停下来问他们有没有什么不懂的地方。

    几人摇头,知道这是秦子戈在拿捏他们。毕竟要是连这其中的含义都要要秦子戈解释给他们听,那他们也无颜待下去了。若是换做之前,这几个儒家弟子或许还会故作矜持的拿捏一番。可是秦子戈的《千字文》对他们造成的震撼实在是太大了,作为儒家弟子,他们知道这样一部通俗易懂而且朗朗上口的启蒙读物对儒家来说多么重要。

    儒墨同为当世显学之一,可是在内心深处儒家弟子是看不上墨家的,奈何墨家凭借着“天下皆白,唯我独黑。非攻墨门,兼爱众生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