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一百九十八章 权利是这世上最浸蚀人心的毒药(第1/2页)  大秦王座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田法章在位的十九年中,当初在复国中出国大力的田单与貂勃一直是齐国的两大栋梁。八八读书,o而在这十九年中,曾经作为奴仆的后胜也在君王后的举荐下,一步一步地向上升迁着。到齐襄王死时,后胜已经是爵同中大夫职掌齐国邦交的“诸侯主客”了。后来,史君的儿子齐王建继位,后胜更是如鱼得水,在权臣之路上走的越来越远。

    田建,是君王后与田法章所生下的唯一一个王子。君王后有学问,有主见,礼仪法度事事不越矩,在齐国上下大获贤名。田建从小在君王后的呵护下长大,一直没有“断奶”。等田建做了齐王后,对已经成为还政于他的母亲君王后还是一如既往的言听计从。

    齐王田建即位的第六年,正是秦赵长平大战的最后一年。那时,与秦国对峙的赵国极度缺粮。赵王曾多次派出使节向齐楚两国求救,言明两国不须出兵,只要向赵国增援军粮,赵军便愿为天下死战秦军。

    那时,名义上职掌齐国邦交的领衔大臣是上大夫周子,后胜执掌的“诸侯主客官署”就隶属周子管辖。在是否赠粮给赵国的决断上,周子主张必须帮赵国挺过这一关。在朝会上,周子说出了那番传唱千古的邦交佳话“赵之于齐楚,屏障也。犹齿之有唇也,唇亡则齿寒。今日亡赵,明日必患及齐楚不务此等大义,而徒然爱之粟米,为国计者,过矣”

    田建毕竟是少年,耳中听着周子的慷慨激昂和赵国使臣的苦苦哀求,田建一时激动在朝会之上答应借粮给赵国。八八读书,o

    但是,当时站在周子身后的后胜却并不认同周子的做法。后胜自微末中崛起,而作为小人物的后胜有着很明显的记仇风格。当年五国伐齐,唯一一个名以上来支援齐国的楚将还是个两面三刀的家伙。不仅妄图与燕公分齐地,还将田法章的父亲齐愍王抽筋剥皮。

    虽然后胜当初侍奉的女君因此遇到留落在外的田法章而成为了君王后,但是对于六国,后胜是没什么好感的。相逢一笑泯恩仇这种事在后胜看来就是一个笑话,而且周子的话在他看来简直可笑。当年齐国落难被打的只剩下两座城池的时候,也没见落井下石的六国高抬贵手。如今你落难了,却三言两语就想让我雪中送炭简直可笑。

    不过,后胜也是聪明人没有直接站出来对抗抗周子与齐王田建。朝会过后的当夜,后胜进宫拜见已经成没有了实权的君王后,后胜看着眼前与自己同苦共甘的君王后深情并茂的拱手说道“齐自立国,远离中原战事则安,深陷中原战事则危。齐湣王争霸中原,徒称东帝,终究破国,前车之鉴也今齐国于六年战乱劫难之后,堪堪复国二十五年,府库方有余粟而已,国不足称强,民不足称富。若不审慎权衡,徒为一番空言大义而与强秦为敌,齐国何安当年燕国攻齐,五国尚且发兵追随。今日若换做强秦攻齐,五国焉得不追随其时,齐国何救哉”

    亲身经历过五国伐齐的君王后清楚的记得当初那段逃难的日子,听完后胜的话后君王后立刻启程赶到了齐王田建的寝宫。次日清晨,齐王田建收回了成命。而没有了粮食与秦国对峙的赵王无奈之下只好换下廉颇,让赵括上场与秦国一站定胜负。结果不言而喻,赵国伤筋动骨再难与秦国抗衡,而秦国也开始一家独大

    齐王建即位之初,重新起用了一度被他父亲冷落而离开齐国的田单为丞相。齐王田建的“知遇之恩”让田单死心塌地的为他出谋划策但是后胜心里明白,田单这个丞相迟早是要失位的。原因很简单,齐王田建对于君王后言听计从。田单却只会走正臣之道,与君王后无甚瓜葛。而后胜的所有见识,都是与君王后不谋而合的,更确切地说,是善于揣摩的后胜在全力迎合著君王后。在齐王建即位的第十年,后胜在君王后的举荐下坐到了职掌土地民政的司徒之位,距离丞相之位只有一步之遥。

    在齐王建即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