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二百一十九章 半路杀出的王绾(第1/2页)  大秦王座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秦子戈将分封与郡县的优缺点点明后,将选择的皮球扔回嬴政手中。秦子戈离开后,嬴政沉思了许久。直到日薄西山时嬴政才回过神来,再次做出选择的嬴政不再犹豫开始准备为明日的朝议上其他人的反对未雨绸缪。

    嬴政将李斯、王贲召进王城,还有在书房值事的蒙毅,要与他们三人事先会商一番明日朝会上该如何决议治式。三人走进嬴政批阅奏章的书房,身上依旧穿着上午参加即位大典时穿的那身厚袍子。嬴政没有见外的向他们招手道“来来来,脱了厚袍子坐”不料,三人都没有应答,而是按着爵次顺序,王贲在前李斯居中蒙毅在后,一起向他躬身行礼,毕恭毕敬地齐呼了一声“臣等参见皇帝陛下”

    被喊“皇帝陛下”的嬴政恍然大悟,如今他已经不是过去的秦王而是天下共主了。心神摇曳过后,嬴政并没有因此而拿架子大笑道“免了免了,书房折腾个甚大朝会摆摆架势罢了,事事如此折腾还做不做事了日后书房议政还是老样子,谁再喊皇帝陛下,我就叫他出去晾着”一串笑语申斥,被三人烘托起来的气氛瞬间消散,气象顿时和睦如初。

    三人就座,在内饰的帮助下脱去朝服冠带,长发散披,通身一领麻布长衫,再饮下一碗冰茶,顿时大觉凉爽。身体舒服的同时,三人心中也感念嬴政的亲近。

    嬴政将自己对于郡县制和分封制的选择以及因此产生的忧虑对三人和盘托出,李斯不禁一声感喟“惜哉若尉缭子身体能行动,此事就容易多了。”王贲和蒙毅听罢也是一声叹息。嬴政低声道“先生风瘫,太医无以救治。我已请一东海神医看过,却依然未见起色。还有老将军,但有他在朝,夫复何言”听嬴政说道说到王翦,王贲和蒙毅也都双眼潮湿了。

    “君上,还是先议事吧。”最后还是王贲主动开口岔开了话题。

    嬴政顿了顿说道“希望明日朝会能一次议决郡县制,以便早日在全国上下推行;另外朕预料群臣中可能有主张诸侯制者,故须得预为绸缪。”李斯听罢禀报道“郡县制之实施方略经多次补正,已经确定了,只待议决推行。”蒙毅见状也出言道“重臣之中明白主张郡县制者,只有素常小朝会的王翦、李斯、王贲、蒙恬、尉缭几人,而如今能在大朝会动议者,大约只有李斯了。”

    嬴政点头,李斯也没有出言拒绝。不过一直默然的王贲却突然说道“廷尉动议不宜”

    “这是为何”嬴政不解的问道。

    王贲看着嬴政说道“郡县制与分封制之争,大多将军不甚了解,大多文臣则无甚定见。若有重臣主张诸侯制,很可能群臣便跟着走了。那时,才该廷尉杀出。”

    嬴政大笑道“说得好朝会也是战场,好刚要用在刀尖上。”

    不过蒙毅出声问道“若如此,谁来动议”

    王贲断然道“我来,我与尉缭前辈联具如何”

    嬴政李斯蒙毅三人异口同声说了声好。如此商定之后,王贲李斯便驱车去了尉缭子府邸先行知会。嬴政则吩咐蒙毅立即为两人草拟上书。三更时分,王贲李斯返回皇帝书房。与尉缭子情谊笃厚的李斯禀报说,卧在病榻的尉缭子欣然允诺了联名的请求。听到这儿,嬴政心头顿时踏实了许多。随后王贲拿了蒙毅起草的上书底本,立即回府准备去了。

    信心满满的几人谁也没有料到,朝会局势会发生如此突兀的变化。

    朝会伊始,嬴政刚刚申明了主旨,丞相王绾便第一个出班奏对。依照博士学宫弄出来的那套新朝仪,王绾站在自己的座案前捧着上书高声念诵道“臣,丞相王绾,昧死有奏皇帝陛下,主张新朝奉行分封制。臣呈上奏章”于是,在众目睽睽之下,殿前御史接过了新朝的第一道奏章,双手捧到了始皇帝案头。大殿群臣始而惊讶,一向只处置政务而从不提政见的老丞相居然也能发端大政惊讶之余众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