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一千五百二十三章 墙角数枝梅,抱霜犹自开(第3/3页)  奶爸戏精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考,事情就那么巧,陈光祖刚离开,掌上珠就被逼着出嫁,这孩子实诚,说啥就是啥,那是坚决不从,续弦先断人家的发,再断人家的手指,又把掌上珠弄哑巴,最后还把眼睛给弄坏了。还是一群自己人帮忙,掌上珠去找据说中了举,出来当官的陈光祖,可张上书没法说话,陈光祖也没法弄明白怎么回事啊。

    老话说的好啊,公道自在人心,群众再次出现,帮着掌上珠找证据,到底还是打赢了这场官司。

    结果,续弦被处以活剐,然后,有的地方剧种给了一个大团聚的结局,有些没给,那就要让群众去展开想象了,是陈光祖不忘恩情,还是最后发达了,当了渣男,那就是群众的脑洞了,跟剧本没啥关系。

    赵姐姐一般不唱这种苦情戏,还是青衣角色比较多。

    就是旦角,那也是花旦或者武旦。

    这出《哑女告状》是赵姐姐第一次呈现给观众的新形象。

    说实话,地方戏曲,首先在语言上,就把很多戏迷排斥了,大秦腔虽然是戏曲里的摇滚,可方言那一关不好过,外地的戏迷朋友还真听不懂在唱啥。

    这就不能不说辅都那边的戏曲市场了。

    一般来说,人越少,经济越不好的地方,文艺市场应该更落后,但是那边好像有点不遵守这个规律。

    有人说,八百里秦川,那就是个“八百里秦川尘土飞扬,八千万懒汉齐唱秦腔”的地方。

    这话吧,很欠打。

    不过也能看得出秦腔的群众基础。

    那可是真正的群众基础。

    对比一下吧,越剧和评弹所在的地方,那是啥地方?人多,经济发达,按说戏曲应该更红火才是,但情况还真不是这样,再看京剧,很尴尬,是有人看,也有一些票友,可看的人有多少,喜欢的又有多少,那就难说了。

    大秦腔有点不一样,具体来说就是你随便在哪唱都有人看。

    啥叫自乐班知道不?

    一帮人,有会拉琴的,有会打干鼓的,甚至都不用有打干鼓的,只要有一把板胡,咿咿呀呀的,人家就能在城墙下,在路边,甚至在商场门口,马上就能聚集起一帮人,唱的唱听的听,受众还真不少。

    赵天后的专辑一出,刚从《感动帝国》节目回来的年轻网友都跑过去看了。

    “我不懂秦腔,可我还听不懂唱啥?”年轻网友很乐呵,“就当是普及戏曲文化基础知识了,这场子咱得帮啊。”

    这收视率,在全国来说不算高,也不太可能太高,就算有外地网友去看,看几分钟也就没兴趣了,听不懂能咋办?

    可在辅都大区,收视率可真不低。

    “天后的号召力啊。”府尹很感慨,“所以专业的事情就要请专业的人来做,啥时候发扬戏曲文化?啥时候改变现状?就要趁现在乘上这趟东风,时不我待对不?”快眼看书小说阅读_www.bookcu.com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