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一千六百四十八章 景姐姐眼中的娃儿爸(第3/4页)  奶爸戏精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保证公平吧,生活中这个人很坑,谁都敢坑,一旦投入工作,由他掌握的剧组,就必须一心一意为了工作,我们剧组经常发生确定的演员忽然换角色的事情,举个例子来说,《杨家将》原本确定让某位演员扮演一个角色,拍摄过程中,导演组,编剧组,还有剧组成立的艺术指导小组,就是请剧组的老艺术家们费心指导年轻演员的小组,地位很高,这些成员大部分认为某位演员不适合这个角色,我们就会考虑调整,一句话,把合适的人放在合适的位置上。”景姐姐道,“这很耽误拍摄进度,但能最大保证角色和演员的契合度,这么高的标准在他看来还是很低级的,他经常说的一句话就是,如果都是才德配位的艺术家,就不存在这么麻烦的事情。”

    这话说的看节目的人不知道该说什么才好。

    难怪人家的小山头出一部剧就进精品,人家在用心拍戏。

    就是可能太浪费时间了。

    诸葛宛萍请教:“那么高的要求能达到吗?”

    “能。”景姐姐道,“刚才我说过,混日子的人在这个行业会越来越难混下去,现在我要说的是,不加强学习的人在这个行业也会越来越难混下去。有一个道理明摆着的,受教育程度越高,其实越容易接受新生事物,表现在文化行业就是越接受教育多的人越能够被动主动地跟上步伐,现如今的国内娱乐圈标榜的是‘草根崛起’,其实草根崛起没有错,错的是抓住‘草根’这两个字的人,我见过几个演员,高中还没毕业就在各大影视城混,号称表演经验丰富,实际上这是自欺欺人的说法,天才没有那么多,不接受教育凭自觉就成功的人里头,天才也只是少部分,在文化产业里,没有雄厚的力量推动,高学历和高水平的人都难百中出头一两个,何况是连一些人口中的敲门砖都没有的人,用‘草根照样能崛起’忽悠人的都不是好东西,这句话可以当成励志的口号,但别真让自己往最后面跑,任何行业,多点文化素养都是好的。”

    喝口水,景姐姐接着说:“我的看法就是越接受教育多,越有可塑性,知识绝非没用的,用科学知识去分析行业,分析自己,比盲目地在文化行业里乱碰运气要好的多。我们的共同认识就是你要当一个演员,你可以不是表演学校出身,甚至可以不了解这个学科,但你最好有比较高的文化素养,包括知识储备,我们经常说,某年轻明星演的某个人物形象很轻浮,主要原因就在于演员不了解角色,不解读角色,这种情况尤其在古装剧上表现的更明显,没有了解甚至理解一个角色的历史厚度,当然演不出这个角色的厚重感。”

    诸葛宛萍算是明白了这番话的意思。

    “不一定要高学历,还是多读吧。”景姐姐没有深入谈这个问题,这是接下来娃儿爸要策应三巨头解决的问题,她不是专业的惹事精,惹不出多大的事儿,所以景姐姐话题回到娃儿爸身上,笑道,“我也知道现在一些人被那家伙坑的动不动就说,看,那家伙也不是啥啥不会,不照样红的发紫么,我可以透露一点内幕,谁要信了这种说法,谁就是二傻子。”

    诸葛宛萍失笑道:“有点脑子的人都知道,人家既是帝影的高材生,又是帝师的研究生,别的不说,就光写歌的能力,那也能让人不相信人家什么都不会的说法啊。”

    景姐姐一笑,没继续在这个论调上纠缠,她只透露一点:“他现在可以借助词典,比较流畅地阅读德文版的《资本论》。”

    一言既出吓坏一帮人。

    真的假的?

    “口语水平是不高,的确连英文版的《李尔王》都不会演,可谁要把他当不学无术的人,那就真的不带脑子了。”景姐姐道,“以他现在的成就,就凭现在的市场他也能红十年,可他的危机感很强,你们可以问问他师姐师妹,你看她们怎么说,就说写歌,乐坛有几个人能做到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