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74章 叔侄侃谈为官之道,新进士洛阳(第1/3页)  白香山传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这一天,乐天来到宣州溧水县叔叔家里,听说侄儿中了进士,叔叔高兴万分,急忙吩咐家人准备酒菜。不一时,酒菜摆上桌子,叔侄俩一边饮酒,一边叙谈一些为官之道。叔叔问道:

    “贤侄,为叔有一问,何为官,官又为何?”乐天一时竟然不好回答。叔叔喝了一口酒,叹道:“从古到今,多少人为了功名,可谓不择手段,但这个问题很多人却不曾往深处想过,或者根本不愿去想。”

    乐天说:“小侄愚钝,愿听叔父教诲。”叔叔说:“有为官者,谋的是荣华富贵,为的是光彩门户;十年寒窗,图的是‘书中自有颜如玉,书中自有黄金屋。’自古为官者,平步青云者有之,朝承恩、暮赐死者有之,官场几乎成了一个尔虞我诈的生死场,青蝇竞血的名利场,可悲可叹!”

    乐天正襟聆听,忍不住说道:“叔父说得极是,当今我大唐虽是国富民安,天下太平,然为官者多纵欲奢侈,天下财产不均,贫富相并日益显现,这样下去令人堪忧。”

    叔叔正色道:“那依侄儿之见,为官者该如何?”乐天慷慨答道:“以天下之心为心,以百姓之欲为欲!”

    叔叔微微颔首道:“纵观古今,为官之道,一要克己省身,自奉俭约,固守清俭;二要秉公执法,不畏强暴,刚直不阿;三要施惠于民。为父母官者,定当带领民众兴修水利,革新弊政,减少税赋,助农蚕桑;四要身体力行,躬身实践。归结为两个字,一曰勤,二曰廉。这样为官才无愧于社稷,无愧于天下百姓。”

    过了一会儿,叔叔又继续说:“古往今来,贪官为世人不耻,纵一己之财权色之欲,媚上欺下,翻云覆雨,背信弃义,胡作非为,而置天下黎民百姓于水火而不顾,此种人为官,与行尸走肉何异?最终只落得一个千古骂名,遗臭万年。”说罢,禁不住放声长叹。乐天也微微一叹:“叔父教诲,侄儿一定铭记在心。他日我乐天若能为官一方,定要做为朝廷谋善政,为黎民百姓谋福利的好官!”

    叔叔听到这里,脸上露出赞许的微笑,将叔侄二人酒杯筛满,一饮而尽。

    第二天,叔叔带着乐天直奔宣州刺史府而来,拜见宣州刺史崔衍。崔衍也是个读书人,他非常赏识乐天的才华,见了乐天,十分高兴。回想起去年秋试,乐天以第一名的成绩中榜,又是他崔大人推荐到京城参加礼部会试。乐天果然没有辜负叔父和崔大人的期望,一举考中进士第四名。想到这些,崔大人也感到欣慰。毕竟是他崔衍慧眼识得千里马,为国家发现了栋梁之材。

    这一天,乐天辞别叔叔,北上金陵,过了长江,向洛阳而来。

    前面就是洛阳了。这洛阳被称为“华夏第一王都”,其中“中国”、“中州”、“中土”、“中原”、“华夏”等称谓均来自于洛阳。正所谓“永怀河洛间,煌煌祖宗业”。中国古代帝喾、唐尧、虞舜、夏禹等神话,都是从这里传出来的。到了本朝,行政区划变化很大,河南郡改为都畿道河南府,仍以洛阳为中心。

    乐天来到了洛阳东南郊的履道里。原来乐天的爷爷白鍠在巩县和酸枣任县令的时候,由于巩县离洛阳很近,就安家在洛阳。后来乐天的二爷爷白錂由于在扬州担任录事参军,把家属也安置在洛阳。乐天的爷爷是乐天祖爷爷的第六个儿子,一大家子人,有不少人在外做官,也有几家到洛阳来安家了,所以现在的白家在洛阳的履道里已经有了数十号人。

    这履道里也是有数百人的村庄,除了白家以外,还有姓杨和姓赵的一些其他姓氏。不过,在履道里住家的大多数是名门望族和朝廷命官的家属或者亲属。

    乐天和书童小白纱走过伊河上的龙门桥,开始沿着一个山湾往上走。走了不久,又有一道小溪涧,叔侄二人走过一座叫着“狮子桥”的石拱桥,就到了一个村庄,乐天告诉小白纱,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