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个乡村都要做出规划,那些地方可以开辟大片果园,就要同时把车道规划好。据百姓们反映,忠州的柑橘也很多,发展柑橘有基础,所以我要求,从现在开始,大家要做出规划,把发展荔枝和柑橘作为目前忠州州府工作的重中之重,争取经过十年八年奋斗,把我们忠州建设成巴蜀的荔枝基地和柑橘基地,有了这两项拳头项目,不愁我们忠州富裕不起来。”
白刺史的一番话令大家鼓舞,所有的州府官员都有了一个明确的工作目标。经过这次荔枝园现场会,全体州府官员分别下到各个乡村做宣传动员工作,一个大力开辟果园和修路架桥的运动在忠州蓬蓬勃勃地开展起来了。
从三娃的荔枝园回来,乐天想到了在万州任刺史的杨归厚。这杨归厚也是乐天当年在京都的老朋友,精通医道,曾经著有《产乳集验方》,收验方九百一十一条。由于杨归厚给人治病不收钱,所以当时长安士大夫都称他“杨杏林”。因为“杏林”也是郎中的代称。它的典故出自汉末三国时候闽籍道医董奉。董奉字君异,福建侯官人,有很高的医技,与当时的华佗、张仲景齐名,号称“建安三神医”。据说董奉在庐山行医,为人治病,不取钱物,治好一个患重病的人,就要他栽五株杏树,轻者栽杏树一株,如此十年,治好的病人数万人,栽的杏树已经达到十万余株,郁然成林。从此,杏林一词便渐渐成为医家的专用名词,人们喜欢用“杏林春暖”、“誉满杏林”这类的话语来赞美象董奉一样具有高尚医德的苍生大医。
“给老朋友也送点荔枝!”乐天想,这么好的东西,应该与老朋友一起分享。
第二天,乐天又来到三娃家里,要三娃给他摘两三担荔枝,他要到万州去拜访老朋友,并且告诉三娃,他的老朋友就是万州刺史,往后还可以帮着三娃销售荔枝。三娃自然高兴万分。
满满四担荔枝装上一只州府专用的“江城号”小楼船,乐天同行简带着敏建敏中等几个子侄一同乘上“江城号”,鼓风扬帆,顺水而下。
半日时分,“江城号”到了万州中心码头。在两位随从引领下,乐天一行人来到州府府邸大门外,门人通报了,杨刺史出门迎接:
“哟!当年的左拾遗!看你还是老样子……”
“你这杨杏林不也还是老样子?现在还要别人栽杏树么?”说罢,二人大笑起来。一行人边说话边走向府邸客厅。
四个乡民挑着担子来到客厅门口,四人放下担子,一个个大汗淋漓。府邸官员们感到奇怪:白大人为什么带着几个乡民来?而且挑着满担的东西?那东西是什么?
“来!快进来歇歇!也多亏了几位挑担!快进来快进来!嗳,大家吃荔枝,杨刺史叫大家吃荔枝!”
杨刺史听了乐天这一番话,如坠云里雾里:“怎么?那是荔枝?”心里正疑惑,乐天大声说:“认不出吧?那是荔枝!当年杨贵妃娘娘吃的荔枝!”
“哪来的这么多荔枝?老朋友不会蒙我杨某吧?”
“哟!老朋友说哪里话?我白乐天有十万个胆量也不敢蒙你刺史大人,自己尝尝就知道了,老朋友快尝尝!快尝尝!”
于是杨刺史招呼大家吃荔枝。这一吃,所有的人都赞叹起来,巴不得把所有形容好吃的词语全都用上,可惜太力不从心,说来说去还是回到那最常说的两个字:“好吃!”
乐天看着那人人吃得奋不顾身的场面,不得不提醒大家:“大家注意,不能吃得太多,这荔枝虽然补身子,但是火气大,吃得太多要头晕的!”
乐天这一提示,一些人用手拍拍脑袋,觉得自己头还不晕,又继续吃起来,但是大家毕竟知道克制,于是摸摸嘴巴,很不情愿地停止下来。
杨刺史终于继续了跟乐天的谈话:“老朋友,这荔枝是从哪里弄来的?”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