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3章 家学(第2/3页)  大唐崛起[系统]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样的人家又不考科举,认不认字都无所谓。七哥儿想看什么,找几个识字的读就可以了。”

    李流光无奈地看着母亲,深觉有个太宠儿子的母亲也是甜蜜的负担。他虽没打算悬梁刺股,学富五车,但也总不好一直做个文盲。“儿子想先认几个字。”李流光再次开启卖乖模式。

    “七哥儿想学是好事,可是身体……”

    “两个小……两个时辰,每日只学两个时辰。”李流光熟练地跟李母讨价还价。

    李母挨不过他的坚持,只能答应下来。李流光惦记着这件事,隔天便催着李母要读书。他从不知道自己对知识如此向往,自个先为自个的好学感动一把。又想前世但凡有这么一分努力,哈佛牛津还不是手到擒来,也省了他老子喷了十几年的口水。他态度积极,李母有些出乎意料,来不及单独请先生,只得把李流光送到族内的家学,暂时先认几个字。

    李母担心李流光吃苦,又是张罗笔墨纸砚,又是张罗着跟在李流光身边的人。光是书童李母就准备了四个,跟车的护卫小厮更是黑压压一大群。到了上学这一日,李母亲自将李流光送去家学,抓着家学的几位夫子千叮咛万嘱咐,不要给李流光太大的压力,他们家七哥儿只要简单认识几个字便好。

    李流光:“……”

    说起来,李家的家学在晋阳郡也是独一份。因着留守晋阳的李氏族人远远近近都算是皇族,能在家学教书的夫子自然也不会是普通人,都是正儿八经考过功名的人。其中打头的卫老夫子更是做过翰林,后来嫌弃长安水土不好,干脆归乡进了李氏家学。

    老夫子性格方正,虽体谅李母的慈母心肠,也不免心中暗叹一句,慈母多败儿。看着李母身后的李流光更是打定主意要好好教导一番,不能由着李母溺爱,惯出一个纨绔子弟。对于李母带来的众多下人,护卫小厮他管不着,书童老夫子只肯留下一个。板着脸送走依依不舍的李母,老夫子将李流光领到了课堂。内里读书的都是一帮10、11岁的小萝卜头,李流光的出现立刻引起了轰动。依着他的身高年纪,算得上是鹤立鸡群了。

    小萝卜头们好奇地打量着李流光,有性子顽劣的,已偷偷跟身边的人说,“看,他就是那个傻子。”这句话传到李流光耳中,他摇头勾唇笑笑。算上前世他已活了将近四十年,自然不会跟一帮小屁孩计较。再者他是真的奔着读书来的,不愿在家学惹什么麻烦。万一李母以为他受了委屈,借此将他圈在家中,那他可就要头大了。

    李流光心平气和,小萝卜头们围观了几天便自觉无趣,纷纷转移了注意。卫老夫子原本还担心李流光愚钝,不是念书的料,哪知几天下来居然发现李流光过目不忘。

    “造化误人啊!”老夫子看着李流光的眼神满是可惜,忍不住感慨:“若是流光你之前没有生病,依着你的天分,恐怕早已蟾宫折桂了。这一点连海青也不如你。”

    卫老夫子口中的海青,也是李氏族人,算起来还是李流光的族兄。今年不过17岁,已经考过了举人,自幼便是族内公认的天才,据说连远在宫里的皇帝陛下也听过他的名字。老夫子拿李海青同他比,李流光不免有些赧然。他自己知道自己的情况,仗着前世有基础才能做到过目不忘,怎么好意思同李海青比。可这个原因无法解释,李流光只能微微笑过去。落在旁人眼中,却是他心怀不屑,看不起李海青的样子。

    “哼,有什么了不起!不过是一个傻子!“

    说话的人充满怨念,明显不怕李流光听到。李流光不由转头,便看到离他两人距离的小萝卜头正撅着嘴,目光恨恨地看着他。小萝卜头不过十余岁,身穿天青色的长袍,平心而论是个十分可爱的小正太。只不过小正太对李流光不太友好,李流光诧异地扬起眉,搜索遍记忆也找不到有关小萝卜头的记忆。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