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之赋”
“原来是伯真公的大作,果然非同一般啊”
小胖墩也是感叹道。
“是啊伯真兄也是我一老友,以后有机会我在介绍给你认识”
“那有劳师尊了”
“嘿嘿,你不必如此,对了你什么时候到洛阳的”
“禀师尊,弟子昨日才到,故今日便前来拜会师尊”
“嗯,你有心了”
蔡邕也是一脸笑着看着小胖墩。
“一路还顺利否”
“禀师尊,弟子一路游山玩水,路经青兖二洲,虽然偶有艰险,但是路途还算顺利”
“艰险?所谓何事”
“在路过泰山时遇到过一伙盗匪,不过也没有遇到太大的阻挠”
于是小胖墩便向蔡邕讲述了盗匪之事。
“你还亲手杀了二人?”
蔡邕也是一脸惊讶的看着小胖墩。
“不敢欺瞒师尊,确有此事”
“看来你每日练武也没有白练啊”
“谢师尊夸奖”
于是小胖墩便留在了蔡邕府上为蔡邕讲述了路上的遭遇。
之后蔡邕也开始和小胖墩探讨音律和诗词。
所谓音律,其实就是五音十二律,今天我们所说的五音不全,其实就是指这个五音。
五音是指:宫、商、角、徵、羽。
十二律是指:黄钟、大吕、太簇、夹钟、姑冼、仲吕、蕤宾、林钟、夷则、南吕、无射、应钟。
宫、商、角(jué)、徵(zhi)、羽,分别相当于今天的do、re、i、so、,是大家熟知的古代记音法,但其实这种理解是不准确的。宫商角徵羽,即古代所谓的五音,只是一个相对音高,也就是说它们之间音高的差距是固定不变的;即宫与商、商与角、徵与羽之间相差一个音高,角与徵之间差一个半音高。但是,五音实际的音高是多少,则由另外一套定音系统来确定,即古代所谓的“律吕”。
所谓“律吕”,即六律六吕(也称十二律),是十二个不同的音高,六律为黄钟、大吕、太簇、夹钟、姑冼、仲吕,六吕为蕤宾、林钟、夷则、南吕、无射、应钟。
理论上将十二律分别与五音相配定音高,可以得出六十个不同的“调”。但是其中最重要的是对“宫”的定音,俗称“宫”;对其他音的定音,俗称“调”。在古代,并非所有可能的调都被实践所应用。实际上常用的调,数量远少于六十个,例如,隋唐燕乐用二十八宫调,南宋词曲用七宫十二调,元代北典用六宫十一调,明清南曲只用五宫八调。
不过常用的只有五宫四调,通称“九宫”。
五宫为正宫,中吕宫,南吕宫,仙吕宫,黄钟宫。
四调为大石调,双调,商调,越调。
当然这只是俗称,五宫四调还有学名。
五宫为黄钟宫,夹钟宫,林钟宫,夷则宫,无射宫。
四调为黄钟商,夹钟商,夷则商,无射商。
那么,十二律的音高又是怎么定的呢?十二律的音高是由不同尺寸的定音管来确定的。据蔡邕《月令章句》记载:“黄钟之长九寸,孔径三分,围九分。其余皆稍短,唯大小无增减。”黄钟数至林钟为八位,黄钟管长九寸,减三分之一为六寸,即为林钟管的长度;林钟数至太簇为八位,六寸再增三分之一为八寸,为太簇管的长度;以此类推,这就是隔八相生法。
所谓隔八相生法,是将黄钟从十二宫子位起排成圆图,则谐和音的位置都在第八位上。如黄钟的谐和音为林钟,从黄钟、大吕的次序数,则恰在第八位。依次,林钟生太簇,太簇生南吕,南吕生姑洗,姑洗声应钟,应钟生蕤宾,蕤宾生大吕,大吕生夷则,夷则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