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上部)第6小节(第1/4页)  PS的故事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6、情与欲

    “ps”全名为adobe photoshop,是由adobe公司开发和发行的图像处理软件,主要处理以像素构成的数字图像,使用其众多的编修与绘图工具,有效地进行图片编辑工作。“ps”的功能很多:主要有图像编辑、图像合成、校色调色及特效制作等。“ps”应用在摄影方面,可以进行图象处理、照片修饰、合成图象;应用在设计方面,可以进行广告、网页、艺术文字、影像制品的设计、制作;应用在印刷方面,可进行扫描、打印和对印刷品进行艺术加工等。随着网络时代的到来,随着电脑的发展和普及,“ps”技术越来越深入到我们生活中来。

    在中国传统观念中,照片是以其真实性被大众认可的。在胶卷(胶片)摄影时代,当摄影者完成前期工作,按下快门之后,并不能看到胶卷感光后的潜影,必需经过在暗室冲胶卷、洗照片的工序后,才能看到照片上的景物。照片的后期处理和现在一样,也要调整影调和反差,添加或移去景物,矫正变形或扭曲影象,清除脸上斑点,全景接片,仿制各种绘画艺术效果等等。那时,由于没有现在的先进技术和设备,制作时相当费工费力。“ps”就是对落后的暗室工作的解放。任何事情都有两面性,在“ps”美化人们的生活,提高人们的生活素质的同时,也给社会上的一些不法分子提供了一种新的犯罪途径。自从香港艺人“不雅照事件”暴发后,由于媒体、警方和大众的反映一直纠缠在照片是“ps”照片还是真实照片上,虽然最终查清照片是真实的,但也使“ps”技术成为网上流行的一门艺术。

    “ps”不雅照,实际上就是利用“ps”软件的各项功能,进行照片合成。首先,利用软件的特效制作功能,用滤镜将素材上的人物进行“扣图”,从背景上分离出来;然后,利用图像的编辑功能,通过图层、通道、缩放、旋转等功能的运用,按照自己的创意和构思,对扣出的人象进行合成、加工,放入新的背景中;最后,利用图象的校色调色功能,使整个画面融合在一起,使照片显得浑然一体,天衣无缝。网络上泛指的“ps”事件,是指用合成照片进行造假、恶搞或犯罪的重大事件。

    “ps”事件不是现代才有,历史上,这样的事件也发生过很多,晚清时期就发生过三起著名的“ps”事件。第一起为清末首家官督商办企业“招商局”负责人马建忠,为了打击他的副手沈能虎,把沈能虎的照片与一个名妓的照片合成在一张照片上,向当时的北洋大臣李鸿章做了汇报。但是,李鸿章只训斥了沈能虎几句而已,并未深究。第二起为晚清政坛上举足轻重的人物,深受慈禧太后赏识的大臣岑春煊,由于和袁世凯争权夺利,为袁陷害。袁“乃阴使人求余小照,与康、梁所摄,合印一帧,若共立相语然者。”然后,“密呈于孝钦(慈禧太后),指为暗通党人图乱之证。”慈禧并没有严厉惩罚岑春煊,“仅以久病未痊,准其开缺调理”,削夺了他的实权。第三起为前面事件的后续。面对危机,岑春煊向关系一向很好的李莲英求救。李大总管也玩了回“ps”,将西太后相片作观音装,他自己作韦陀装立太后左,逢了个太后心情好的日子,拿照片给慈禧看,说:“太后您瞧,奴才什么时候侍奉老佛爷,照过这样的照片,这不过是民间的小把戏罢了!就像岑春煊与梁启超、麦孟华三个人的合影一样,不过是奸诈之徒设计出来讨巧卖钱的伎俩。”慈禧是聪明人,恍然大悟,对岑春煊的愤恨也冰释了。那时照相技术刚刚传入中国,照相这一美好的现代科技新事物就被用为搞阴谋的手段,而且,严重影响了中国的历史进程。如果岑春煊在位,仍获慈禧信任,仍然在两广总督任上手握重兵,使袁世凯不能擅权妄为,辛亥革命时期的中国又将是什么样,谁也无法料定。

    现在,吴新也要采用此手段向贾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